预防性用药的注意事项
□刘玉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接触到各种感染,而对于一些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适当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是很有必要的。然而,预防性用药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正确选择抗菌药物
预防性用药的首要原则是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在选择时,需要考虑感染的风险、可能的病原体、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过敏史等因素。如对于经常发生皮肤感染的人群,可以选用红霉素软膏或口服头孢类抗生素进行预防;对于存在肺部感染风险的患者,可以选用口服头孢或喹诺酮类药物。
预防性用药的适应证
预防性用药主要用于预防手术后感染、烧伤感染、新生儿感染等。对于一些特定的高风险人群,如糖尿病、慢性肾衰竭、免疫系统缺陷等患者,也可以考虑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但需要注意的是,预防性用药并不能完全消除感染的风险,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仍需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接触病原体。
预防性用药的时间和疗程
预防性用药的时间和疗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预防性用药应当在感染发生前或潜伏期开始,并持续到感染风险解除或患者康复为止,具体用药时间和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感染部位、病原体类型等因素来确定。
预防性用药的剂量和给药方式
预防性用药的剂量和给药方式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预防性用药的剂量会比治疗用药的剂量小,因为预防性用药的目的不是治愈疾病,而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给药方式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性质来决定,包括口服、外用、注射等。
预防性用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同时,医生在开具预防性用药处方时也应充分评估患者的风险和获益,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预防性用药的合理配伍
在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时,需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如头孢类药物不能与酒精同时使用,否则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喹诺酮类药物与茶碱类药物合用时需要注意药物浓度的变化等,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配伍使用。
预防性用药的禁忌证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在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禁忌证。如孕妇应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和四环素类药物;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磺胺类药物等,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
预防性用药的经济性考量
在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时,还需要考虑药物的经济性因素。不必要的预防性用药不仅会增加医疗费用支出,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在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经济性考量,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在预防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给药方案,避免耐药性的产生。若出现耐药现象或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或采取其他措施。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