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的中医外治方法

2023-11-2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视界 浏览:10451 次 【查看证书

□覃建康

   当我们感到浑身疼痛或咽喉不适,常常寻求多种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传统的中医疗法,比如针灸和推拿,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主要讲解艾灸和穴位按摩的治疗原理和效果,以帮助人们应对浑身疼痛和咽喉不适等。
浑身疼痛
    浑身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炎症、身体疲劳、慢性病等。中医提供了一种自然的疗法来缓解这种不适感,即穴位按摩和艾灸。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中医的一项重要治疗方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症状。在面对浑身疼痛时,可以尝试按摩一些特定的穴位,比如风池穴和太冲穴,能够缓解不适感。
    艾灸 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来温热穴位,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症状。艾灸适用于治疗寒邪所致的浑身疼痛。在艾灸时,可以选择关元穴和气海穴等,能够缓解疼痛症状。
咽痛和咽痒
    咽痛和咽痒通常是咽喉感染或过敏的症状。进行穴位按摩和艾灸,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穴位按摩 针对咽痛和咽痒的症状与特点,可以按摩天突穴、廉泉穴等穴位,有助于减轻症状。
    艾灸 艾灸照海穴,有助于缓解喉部肿胀和疼痛程度。
干咳和咯痰
    干咳和咯痰通常是呼吸道疾病的症状。中医疗法可以缓解这些症状。
    穴位按摩 按摩百会穴、风门穴等穴位,可以减轻咳嗽和咯痰症状,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
    艾灸 艾灸肺俞穴和风门穴,可以缓解干咳和咯痰症状,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呼吸道不适。
发热
    发热是身体对感染或炎症的免疫反应。中医的穴位按摩和艾灸,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发热症状。
    穴位按摩 曲池穴、合谷穴等是常用的降温穴位,可以通过按摩这些穴位,促进体温调节。
    艾灸 艾灸阳陵泉穴和曲池穴可以降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头痛
    头痛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包括紧张、疲劳、头部受伤等。穴位按摩和艾灸可以缓解头痛。
    穴位按摩 通过按摩太阳穴、印堂穴等穴位,缓解头痛症状。
    艾灸 艾灸百会穴、太阳穴等穴位,可以缓解病情。
疲劳和乏力
    疲劳和乏力,可能是患者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过大及慢性疾病造成的结果。按摩和艾灸特定的穴位,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体力。
    穴位按摩 可以通过按摩太溪穴、足三里穴和关元穴,能够缓解疲劳和乏力症状、提高免疫力。
    艾灸 艾灸气海穴和三阴交穴,能够改善疲劳感。
鼻塞和流涕
    鼻塞和流涕通常是感冒或过敏引起的症状。中医疗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这些症状。
    穴位按摩 按摩迎香穴、印堂穴等穴位,可以减轻鼻塞和流涕症状。
    艾灸 艾灸大椎穴和风府穴,有助于缓解鼻塞和改善呼吸症状。
腹泻
    腹泻是胃肠道疾病的典型症状。中医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腹泻。
    穴位按摩 按摩中脘穴、关元穴和涌泉穴,可以缓解腹泻症状,增强胃肠道消化功能。
    艾灸 艾灸悬钟穴和神阙穴,可以帮助患者调整胃肠道功能。
怕冷
    怕冷可能是体内阳气不足的表现。中医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提升体温。
    穴位按摩 按摩大赫穴、阳陵泉穴等,可以提高患者的体温。
    艾灸 艾灸关元穴和神阙穴可以提高患者的体温,改善患者怕冷症状。
睡眠障碍
    失眠和焦虑是常见的睡眠障碍,也属于心理问题。穴位按摩和艾灸,可以缓解这些症状。
    穴位按摩 按摩百会穴、神门穴,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帮助患者入眠。
    艾灸 艾灸神门穴和心俞穴,可以改善失眠和焦虑症状,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预防措施
    平时,预防疾病可以保障身体健康。艾灸是一种可以在家中进行的日常预防疾病的方法。
    艾灸的原理 艾灸的原理在于通过燃烧艾草来温热穴位,促进气血流通。艾灸可以帮助身体维持平衡,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艾灸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艾灸穴位,比如气海穴、三阴交穴、关元穴等。艾灸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注意事项
    在进行艾灸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确保艾灸的温度适中,以免烫伤皮肤。二是注意艾灸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过度刺激穴位;
避免在空腹或饱餐后进行艾灸。三是如果有任何不适症状,应停止艾灸,并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
    (作者供职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