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检查注意事项

2023-11-1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医技在线 浏览:19471 次 【查看证书

□任荣伟

   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逐渐成为医生诊治疾病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其中,X射线检查、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MRI(磁共振成像)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是,这些检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X射线的辐射剂量比较少,而且相对安全。那么,做影像学检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X射线检查
    X射线检查可能影响人体内的器官组织,如肾、肝、脾、肺等,也有可能影响骨骼健康,如骨关节的发育和骨质疏松。因此,孕妇及儿童不宜进行X射线检查。
    患者在接受X射线检查前,要向医生详细说明自己的病史和用药情况。
    在进行X射线检查后,患者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
CT检查
    进行CT检查前,一般不需要特殊准备。若受检者需要做CT增强扫描,必须向医生讲明是否有特殊过敏史,并在检查前做好准备。
    进行腹部检查的患者,一般要禁食4小时以上;急性炎症、胃肠穿孔、急性胰腺炎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检查。
    如果患者做了造影检查,当天就不能再做腹部检查、盆腔CT检查。造影检查后2天~3天,患者可以先进行X射线检查,确认腹部、盆腔无对比剂残留后再进行腹部、盆腔CT检查。
    做了CT增强扫描的患者,一定要认真观察,确认无不良反应后才能离开医院。
    备孕或已经怀孕的受检者,必须在做CT检查前告诉医生。
MRI检查
    做MRI检查时,受检者不要携带有铁磁性的物品。体内有金属异物者,如心脏支架、心脏起搏器、人工瓣膜、人工关节等,需要先提前告知医务人员,确认安全后再做检查。做腹部增强检查时,受检者应在检查前6小时禁食、禁水,防止检查结果受到影响。早孕、婴幼儿及幽闭恐惧症患者,尽量不做MRI检查。进行MRI检查后,受检者不要着急离开医院。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将导管、导丝等医疗器械置入患者体内,通过这些器械的操作达到治疗目的。它可分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血管腔外介入治疗和非血管介入治疗。在进行介入治疗时,患者要先进行局部麻醉,并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患者要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说明自己的身体状况及病情;要携带有关检查结果和病史资料,供医生参考;要保持意识清醒,便于医生操作;要穿宽松的衣裤,方便医生穿刺。在进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前,患者要将自己的身体状况告诉医生,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及范围。
其他注意事项
    患者若戴有金属假牙、金属牙套等,则不能进行MRI检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尽量避免MRI检查,必须进行MRI检查时,尽量避开孕周,并由医生评估能否接受该项检查。有过敏史的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遵医嘱进行检查。
     (作者供职于广饶县人民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