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患者的家庭护理

2023-11-1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天使之声 浏览:17866 次 【查看证书

□魏娇

   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患病。卒中患者常常出现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症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然而,通过精心的护理,可以帮助卒中患者更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了解卒中
    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引起脑组织损伤,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又称颈内动脉系统梗死,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患者常表现为偏瘫、失语、意识障碍、昏迷等。出血性卒中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两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具有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脑出血患者具有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发热等症状。
日常护理
    环境: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空气流通的居住环境,保持室温在22摄氏度~24摄氏度,湿度在50%~60%,有利于患者康复。同时,要保持地面干燥,防止患者摔倒。
    饮食: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患者低盐、低脂、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帮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此外,饮食要有规律,不要过饱,避免因消化负担过重而影响病情。
    皮肤: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避免压疮。最好每隔两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并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有破损的迹象。如果发现有压疮的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休息: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
康复护理
    肢体活动:定期为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包括四肢的屈伸、旋转、抬高等,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语言训练:对失语患者进行语言训练,从简单的单词、短语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认知训练:对认知障碍患者进行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的训练,以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
心理护理
    沟通: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尊重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家庭支持:鼓励患者家庭成员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注意事项
    注意患者反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如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防止跌倒:由于卒中患者可能存在平衡障碍,容易跌倒。因此,应采取措施防止患者跌倒,如设置扶手、防滑地毯等。
    控制情绪:避免激怒患者,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帮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预防感染:保持患者口腔卫生,定期为患者洗澡、换衣,预防感染。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带患者去医院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通过日常护理、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可以帮助卒中患者更快康复。同时,注意患者的反应和安全,预防感染和跌倒等。
    (作者供职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三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