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控制血糖的内分泌腺体

2023-11-1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健康促进 浏览:15033 次 【查看证书


□钟辉

   胰腺是一个在人体内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内分泌腺体,主要负责调节血糖。通过了解胰腺的功能及常见的胰腺疾病,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相关疾病的侵害。
胰腺的结构和功能
    胰腺位于腹腔后,是一个长约12厘米~15厘米、宽约3厘米~5厘米的狭长腺体,由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组成。外分泌腺主要分泌胰液,包括多种消化酶,用于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内分泌腺主要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激素对于血糖的调节起着关键作用。
    胰岛素 是胰腺内分泌腺的主要激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当血糖升高时,胰腺β细胞会分泌胰岛素,帮助细胞摄取葡萄糖并转化为能量。这样一来,血糖水平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胰高血糖素 是胰腺内分泌腺的另一种重要激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当血糖过低时,胰腺α细胞会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升高血糖水平。
糖尿病与胰腺的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会对身体各个系统造成损害,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因此,糖尿病的发生与胰腺功能密切相关。
    1型糖尿病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胰岛细胞受到免疫攻击而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这类患者需要通过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
    2型糖尿病 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细胞功能减退,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从而使血糖升高。这类患者通常需要口服降糖药物或通过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
常见的胰腺疾病
    除了糖尿病,胰腺炎和胰腺癌也是常见的胰腺疾病。
    胰腺炎 是指胰腺发生炎症性病变,可引起胰腺组织水肿、坏死和出血。常见的原因包括胆道疾病、酗酒、暴饮暴食等。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治疗胰腺炎的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治疗等。
    胰腺癌 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群。胰腺癌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早期胰腺癌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腹痛、消瘦、黄疸等症状。治疗胰腺癌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如何保护胰腺健康
    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预防胰腺疾病的发生。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保证充足的营养,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减少脂肪的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做到少食多餐。同时,戒烟限酒也是很重要的。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检查血糖和血脂等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控制胰腺疾病的发展。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比如糖尿病、胆道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胰腺功能。
    避免过度使用药物 某些药物,比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加重胰腺负担,要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
    胰腺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激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胰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常见的胰腺疾病,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相关疾病的侵害。
    (作者供职于泌阳县第三人民医院内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