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是什么病
2023-11-0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九版:妇幼健康 浏览:18344 次 【查看证书】□张红岩
子宫脱垂是指女性子宫沿正常位置脱垂进入阴道内部,甚至可能完全脱出到阴道的外部,多出现在产后。对于此类子宫病症,应及早学会有效预防,减少产后发病率。
引起子宫脱垂的原因
分娩损伤 这是子宫脱垂发病的主要原因。分娩,尤其是难产、第二产程延长或经阴道手术助产,易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和盆底肌肉的损伤,若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腹压增加 产褥期产妇通常喜欢仰卧,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呈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慢性便秘及咳嗽,腹水或腹型肥胖,都可使腹压增加,引发子宫脱垂。
先天发育异常 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营养不良 营养严重缺乏可导致肌肉萎缩、盆腔内筋膜松弛,失去对子宫的支持作用。因营养不良造成的子宫脱垂者,常伴有胃下垂、腹壁松弛等症状。
衰老 卵巢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使盆底支持组织变得薄弱、松弛,易发生子宫脱垂,或使原来的脱垂程度加重。
如何判断是否有子宫脱垂
腰部酸痛。子宫脱垂时,会牵拉子宫周围的支持组织如腹部内膜、韧带、盆底组织等,容易引起腰部酸痛、小腹疼痛下坠等。病情严重的患者,自己会感觉到有物体从阴道脱出,尤其是久站、行走或过度劳累时,疼痛感、异物脱出感更加明显。
月经异常,白带增多。子宫脱垂时会造成盆腔静脉扭曲,阻碍血液循环,引起局部瘀血,造成月经量过多,引发月经异常。另外,子宫脱垂的部分长期暴露在外,血液循环不通畅,容易发生溃疡、感染,促使阴道分泌物增多,甚至伴有血性分泌物。
排便障碍。子宫脱垂会压迫到膀胱,患者在大笑、剧烈咳嗽时,腹部压力会突然增大,引发不同程度的膀胱膨出,造成尿液外溢、尿失禁等。少数子宫脱垂患者膀胱膨出严重,膀胱位置低于尿道,还会出现便秘、排尿困难等症状。
如何预防子宫脱垂
预防子宫脱垂需要加强盆底肌肉的张力,平时可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注意预防便秘,适当增加营养,避免身体过瘦。子宫脱垂与盆底肌肉韧带松弛有关,平时要多进行盆底肌锻炼,以增强盆底肌对子宫的支撑力,从而达到预防子宫脱垂的目的,锻炼方法如提肛运动,也可以借助盆底康复器,如阴道哑铃。
长期便秘会增加腹压,进而增加子宫脱垂的发生率。生活中要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不要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等,这对预防子宫脱垂也有帮助。
如果体内脂肪过少,也不利于子宫的固定。因此,对于身体比较瘦弱的女性来说,要加强营养,避免过于瘦弱。
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久蹲、手拎重物、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等。同时也要积极治疗容易增加腹压的疾病,以减少子宫脱垂的发生。
(作者供职于濮阳市人民医院妇科二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