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及护理
2023-11-0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健康促进 浏览:17006 次 【查看证书】□赵林娜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并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从而导致一系列表现。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直接承受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且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后,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救治,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极高。
对任何可疑或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应立即住院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监护或手术治疗。治疗的目的是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左心室收缩速度和外周动脉压。治疗的目标是使收缩压控制在100毫米汞柱~120毫米汞柱,心率60~75次/分。这样能有效稳定或中止主动脉夹层的继续分离,使症状缓解,疼痛消失。
内科治疗
缓解疼痛 疼痛严重时,可给予吗啡类药物止痛,并镇静、制动,患者应于ICU内监护,密切注意神经系统、肢体脉搏、心音等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尿量等,采用鼻导管吸氧,避免输入过多液体,以免升高血压及引起肺水肿等并发症。
降压治疗 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压和降低心率,对急性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患者,在发病24小时的超急性期进行积极降压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对于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应马上插管通气,给予补充血容量。
巩固治疗 病情稳定后,可改用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及时做血管造影等检查,决定下一步诊治。若内科治疗不能控制高血压和疼痛,或出现病变扩展、破裂、脏器缺血征象时,应积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主动脉夹层最为有效并具有一定远期疗效的补救治疗,是彻底去除病灶,防止病变发展,以及抢救破裂、脏器缺血等并发症的根本方法。
一般护理
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避免用力过度。协助患者进餐、床上排便、翻身。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宜。鼓励饮水,指导患者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常规使用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
每隔15分钟~30分钟对患者进行一次观察,包括疼痛程度、疼痛具体部位等。对于中年并且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观察其是否出现跳痛,尤其是肩膀部位,必须提高警惕。掌握患者疼痛的特点,不管疼痛是减轻还是加重,都预示着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迅速降低患者的血压、心室收缩力和收缩速率,以减少对主动脉壁的冲击力,是有效遏制夹层剥离、继续扩展的关键措施。测量血压时,应同时测量四肢血压,以健侧肢体血压为真实血压,作为临床用药的标准。在降低血压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血压、心率、神志、心电图、尿量及疼痛等情况。
围手术护理
术前,训练患者床上排尿、排便,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预防便秘的发生。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心理需求,介绍手术大致过程,消除或减轻焦虑,主动配合手术。术前3天给予软食。术晨禁食水。术前一天常规使用药物、备皮、配血、测体重。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尿量等。严密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及有无血肿或瘀斑。应密切监测患者上下肢的血压、动脉搏动、皮肤颜色及温度,同时,注意患者的肢体感觉、运动及排便情况。术后第一天,在床边适量运动,以后每天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时间。
(作者供职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