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
□肖玉新
急性支气管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炎症。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干咳、胸闷、咯痰等症状,甚至会有低热、周身乏力等症状,加强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康复。
及时退热 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多为中低热,在患者体温不超过38.5摄氏度时,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退热。如果患者出现急性支气管炎发热的情况,且体温不超过38.5摄氏度时,应用温水擦洗患者的身体,并用毛巾在头部湿敷,避免应用酒精降温的方式。一旦患者体温持续超过38.5摄氏度,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一旦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出现发热的情况,尤其是持续发热的患者应多饮水,避免患者持续发热带走大量水分导致的脱水。
帮助排痰 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在院内治疗期间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可遵照医嘱应用雾化吸入器进行化痰,掌握正确咳嗽的方法。患者可以在坐起或者站起慢慢深吸气后,再通过咳嗽快速将痰咯出。对于排痰困难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轻叩患者的背部,帮助患者排痰。当患者自身在咳嗽时,也可以用双手压迫腹部提高腹压顺利排痰。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卧床休息时,应该尽量取半卧位促进痰液的排出,也可以改善呼吸道通气状况。
合理用药 护理人员及家属在照顾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处理,高热、全身乏力的患者,可应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干预;痰稠不易咯出的患者可遵照医嘱,应用溴己新等祛痰药物进行治疗;伴有哮喘症状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嘱应用氨茶碱或多索茶碱缓解喘息症状。在应用药物对症处理的过程中,患者自身以及家属要注重用药后是否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该立即通知医务人员进行处理。
确保环境舒适 为住院治疗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避免在病区大声喧哗,保证病房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温度维持在21摄氏度左右,湿度控制在60%,可以减轻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支气管黏膜水肿。陪护人员要避免在病房周围吸烟,防止灰尘以及烟草的气味刺激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引发剧烈咳嗽,加重患者的病情。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要减少前往人多的区域,必要时应戴口罩外出,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保暖 患者在治疗及恢复期间也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寒冷的空气,能够刺激患者支气管黏膜,从而造成局部炎症反应加重。因此,患者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睡觉时注意保暖,体温维持在36.5摄氏度左右。
保持正常作息 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经过系统性的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但会由于免疫力下降或者吸烟造成急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因此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日常生活应该注意戒烟限酒,应该尽可能避免熬夜,加强运动锻炼,提高免疫力,减少粉尘与烟尘的吸入。急性支气管炎在疾病发作期,应该严禁辛辣刺激性食物,多进食清淡以及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如蔬菜粥、肉粥等。有过敏体质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应该避免进食鱼、虾、螃蟹等海鲜类食物。出院后,患者应减少辛辣、油腻、过甜、过咸的食物摄入量,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日常护理,还应重视保持口腔清洁,坚持早、晚漱口。对于口腔卫生较差的患者,还可以在三餐后使用淡盐水或漱口水漱口,避免口腔细菌加重诱发气管感染。
(作者供职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富口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