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如何进行呼吸康复
2023-10-3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健康促进 浏览:18636 次 【查看证书】
□陈永连
随着呼吸康复理念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呼吸康复能够显著改善重症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重症患者常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肺功能降低、长期卧床导致机体活动能力下降等问题。因此,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是重症患者的治疗目标。
为什么要进行呼吸康复
重症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是导致其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不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增加死亡风险。
在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呼吸康复治疗可以改善呼吸功能,包括控制呼吸频率、缓解呼吸肌疲劳、提高肺通气功能和气体交换效率等。同时,呼吸康复还可以通过减少慢性肺疾病相关并发症、降低急性加重和住院率等,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呼吸康复可以有效减少重症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因此,呼吸康复是改善重症患者预后的重要治疗方法。
如何进行呼吸康复
体位管理 进行体位管理时,需要考虑患者的情况,比如营养状况、吞咽功能等。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加患者的活动范围,比如翻身、从卧位变为坐位、从坐位变为站姿等。
在为患者进行体位管理时,应注意避免体位不当导致的呼吸问题,比如体位过度前倾会导致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避免出现过度负重,比如过度弯腰等。
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注意防止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对于存在吞咽功能障碍或吞咽困难的患者,应注意防止呛咳和误吸。若采取有效措施后,患者仍有呛咳情况发生,应及时就医。
呼吸训练 患者在正常呼吸状态下,通过对呼吸肌的功能锻炼,增加呼吸肌力量和耐力,降低呼吸阻力,改善呼吸困难,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和代谢水平,预防或减轻重症患者的呼吸衰竭。
一般来说,重症患者的呼吸训练主要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辅助呼吸等。其中,缩唇呼吸通过将口唇缩小和吸气时将上唇内收形成的缩唇动作实现。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腹部隆起呈“球状”,呼气时腹部凹陷呈“碗状”。辅助呼吸则是通过腹式呼吸来加强自主运动功能。
咳嗽训练 咳嗽训练能改善重症患者的呼吸功能,也是患者呼吸康复的重要环节。由于重症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较为严重,在进行咳嗽训练时,应尽量避免直接刺激气道,以免加重气道炎症。
咳嗽训练可以减少痰液的产生,降低肺部感染风险,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咳嗽训练通常在患者呼吸困难时进行,可以采用坐位或卧位进行咳嗽训练。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咳嗽训练最好在家属协助下完成。
认知干预 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与呼吸困难、运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有关。因此,认知康复对于呼吸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医生科普宣教、家庭支持、社区支持等方式进行呼吸康复训练。
其中,家庭支持方式是指患者家属在家庭环境中的作用,包括陪同患者就医、鼓励患者参加家庭活动、监督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等。此外,对于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可以采用心理支持疗法,比如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情绪的稳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目前,在临床上使用较广泛的是认知行为疗法。
生活方式管理 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呼吸康复的目标就是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改善其肺功能。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重症患者会因疾病导致抵抗力低下、营养不良、营养消耗增加等问题。因此,重症患者的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比如鸡蛋、牛奶、鱼肉、瘦肉、新鲜的蔬菜等;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细面条、皮蛋瘦肉粥等。
此外,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重症患者要养成规律的生活和作息习惯,不熬夜、早睡早起,做到起居有节,这样才有助于身体恢复。
(作者供职于柳州市潭中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