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治病原理及常见疗法

2023-10-2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视界 浏览:13142 次 【查看证书

□覃建康

   针灸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插入细针来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近年来,随着全球对中医的兴趣不断增长,针灸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深入研究。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部存在一种名叫气的生命能量,这种气通过经络系统在身体内流动。当气的流动受阻或失衡时,就会导致疾病发生。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促进患者恢复身体健康。但是,一些人认为,针灸是基于传统知识和经验而非科学依据的治疗方法。然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针灸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对人体产生积极影响。例如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源性物质,如内啡肽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减轻疼痛和改善身体功能。此外,一些临床试验证明了针灸在某些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针灸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医生会选择合适的针灸手法进行治疗。以下是针灸的几种常见治疗方式。
    针灸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人体内部有一种能量运行的系统,即经络系统。经络系统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并连接着脏腑组织、肌肉骨骼和皮肤等。经络穴位是指经络上具有特定生理和病理功能的敏感点。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医学家总结出了数百个经络穴位,并将它们应用于临床诊疗实践中。选择适当的经络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可取得明显的效果。针灸在穴位上插入细针,刺激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刺穴位可以改变经络系统中能量的流动,调节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内分泌平衡,改善器官功能等。此外,针灸还能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影响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针刺穴位会激活神经末梢,促使传递信号到达大脑,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耳针 该疗法是将针灸运用于耳部特定穴位的一种治病方式。根据中医理论来分析,人体的各个器官和部位都与耳朵上的特定穴位相对应,通过在这些穴位上施加适当的刺激,可以调整全身的平衡和功能。耳针通常采用微针或磁珠,通过将其粘贴或插入耳朵上的相应穴位,以达到治疗目的。
    灸法的治疗范围 灸法的原理基于中医理论,主要是通过热刺激和草药的烟雾成分对人体产生作用。当艾灸的热气作用与特定穴位相结合时,可以刺激经络,调整气血循环,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同时,草药的烟雾成分可以通过人体的皮肤、呼吸道和经络渗入体内,起到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祛湿散寒等作用。在中医治疗疾病过程中,灸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可以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和症状,包括风寒感冒、颈肩腰腿痛、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此外,灸法还可用于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康复。虽然灸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应注意禁忌证。首先,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灸疗,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其次,对于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及特定疾病患者,如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需要谨慎使用灸法。最后,在灸疗过程中,应注意火情和烟雾的控制,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电针 电针是一种结合针刺和电流刺激的针灸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穴位施加特定的电流刺激,从而达到调节人体内部功能的目的。电针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刺激对生物体的直接影响,例如改变细胞膜电位、改善微循环等;二是电针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通过刺激神经纤维传递信号,进而促进神经递质释放,从而调节人体内部各种生理功能。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使电针具有明显的治病效果和应用价值。电针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疼痛管理、康复治疗、神经疾病等。在疼痛管理方面,电针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来减轻或消除疼痛症状。在康复治疗中,电针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加速患者康复过程。在神经疾病治疗方面,电针通过刺激神经纤维来改善神经功能,并减少相关症状。目前,这些应用都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精确的诊疗服务。
    综上所述,针灸是一种常见诊疗方式,还有其他灸法,比如温针、血针、水针等。不同的治疗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和个体,需要由专业医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作者供职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