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与注意事项

2023-10-1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一版:合理用药 浏览:12126 次 【查看证书


□温小文

   我国每年因吃错药导致身体健康受损的人不在少数。老年人、孕妇、儿童都属于特殊人群,在服用药物的时候要增强安全意识,需要注意用药安全问题。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容易患多种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这就需要服用多种不同类型的药物。然而,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可能会导致药物的相互作用,产生副作用或者引起不良反应,严重时有可能造成中毒。因此,老年人在用药前要咨询医生,听取医生的专业建议,防止新药物对已服用药物有不良影响。
    定期复查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肾脏和肝脏功能可能较差,这会导致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泄速度减慢,滞留时间变长,有可能会增加发生药物中毒的风险。因此,老年人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对身体各项器官功能进行检查,尽早发现疾病并采取措施。
    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部分老年患者对特定药物过敏,在与医生沟通时要及时说明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处方,避免患者因服用这些药物引起过敏反应。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要注意观察自身状况,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应立即告知医生,让医生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孕妇用药注意事项
    避免擅自用药
    孕妇使用药物要谨慎。服用任何类型的药物都有可能对腹中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在不确定药物安全性的情况下,不要擅自服药,在用药前应当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推荐合适的药物。
    避免服用致畸药物
    苯妥英类药物、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对胎儿发育不利。孕妇在用药前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于选择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的药物,服用药物前仔细查看说明书,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用药风险,保证胎儿健康成长。
    控制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
    孕妇的身体状况与正常成年女性有所不同,在用药时要注意把握好药物剂量,小剂量有效时就不需要增加剂量,剂量过大可能会损害胎儿健康;同时,要关注使用时间,时间过长可能会增加潜在的健康风险。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控制用药剂量
    儿童年龄尚小且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脏和肾脏等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因此在用药时要根据儿童的体质和症状控制好药物剂量。剂量过小对病情无缓解作用,剂量过大则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加重身体负担。
    掌握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
    购买药物时要选择儿童用药。袋装粉剂类药物通常用温开水冲服,尽量不要用牛奶和饮料冲服。这是因为饮品中含有多种物质,可能会破坏药物结构,影响药物吸收。儿童发热时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
    防止误服药品
    年龄较小的孩子具有好动的特征,危险识别能力较低,如果家长随意放置药品,容易导致误服。所以,家长要增强安全意识,尽可能把药品放置在儿童不能轻易触碰到的地方,这样可以减少安全隐患。
    (作者供职于鹤山市沙坪街道卫生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