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护理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2023-10-1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二版:天使之声 浏览:14609 次 【查看证书】
□胡新娥
对于重症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就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症状,严重时会使患者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那么,什么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呢?怎样护理这些患者呢?
什么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该病一般出现在严重的身体感染或者烧伤、创伤等情况之后,主要是患者肺部的毛细血管内皮,以及肺泡的上皮细胞受到损伤,引起患者肺泡水肿、呼吸衰竭现象。
临床表现
疾病初期 患者会出现呼吸加快的情况,一部分患者还会有呼吸窘迫感。这段时间对患者进行听诊,通常不会有明显的啰音。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患者的胸片,也不会有明显的异常情况显示。
疾病进展期 由于身体长时间缺氧,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情况,出现发绀现象。此时,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会明显增多,听诊可以发现肺部有啰音。通过X线检查,在胸片上能够看到患者肺部出现片状阴影。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谵妄、昏迷现象,以及体温升高情况。
疾病末期 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深度昏迷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患者会出现心跳变慢、心跳停止症状。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内容如下:
急性期护理 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缓解期患者,可坐起、在床边活动,以及逐渐增大活动范围。
饮食原则 给予患者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家属应协助其进食。饮食原则为少食多餐,对于不能自己进食的患者,可给予鼻饲,摄入足够的热量及水分,也可选择静脉营养支持。
心理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因呼吸困难、感到病情危重,时常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此时,护士应多安慰患者,减轻其心理负担,使其信任医务人员,积极配合治疗。
口腔护理 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预防感染。保持床铺整洁舒适,按时为患者翻身、叩背,按摩受压迫部位的皮肤,可预防压疮。
专科护理内容如下:
氧疗 在患者氧疗过程中,护士应注意观察氧疗效果,比如吸氧后呼吸困难缓解、发绀减轻、心率减慢,表示氧疗有效果;如果患者的意识障碍加深或者呼吸过度表浅、缓慢,应及时调整氧气流量或浓度,保证氧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护士在给氧过程中应充分湿化,可预防患者呼吸道黏膜干裂、受损。
合理用药 护士按照医嘱合理用药,并观察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患者使用呼吸兴奋剂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静滴时速度不宜过快,护士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神志变化及动脉的变化,以便调整药物剂量。
病情监测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以及缺氧情况有无改善;监测心率及血压,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及精神状态;观察和记录患者每小时的尿量;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生化检验结果,了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士应及时为患者湿化痰液,适当补液,清除气道分泌物。对神志清醒的患者,鼓励其咯痰;咳嗽无力者,定时为其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痰液引流;不能自行排痰者,帮助其及时吸痰,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使用机械通气者,应及时给予吸痰,注意无菌操作,并观察痰的颜色、性质、量等,及时做好记录。
(作者供职于新乡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