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传统剂型与功效

2023-09-2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视界 浏览:19717 次 【查看证书

□朱伟勇

   我国早在商朝时期,就开始使用中药汤剂,随后涌现了各类中药剂型,比如汉代名医华佗的软膏剂等。到了宋代,中药传统剂型处于系统化发展态势,中药传统剂型有很多种,总体上可分为丹、散、丸、膏等类型。下面,笔者主要介绍一些中药剂型,并进行详细分析,可帮助大家了解中药剂型的相关知识。
汤剂
    汤剂是把中药饮片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而获得的一种液体制剂。以汤药为主,药物通过离子状态均匀分散到液体中,能够被人体快速吸收,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程度。
丸剂
    中药剂型中的丸剂多种多样,通常根据制剂与医疗的要求,包括糊丸、蜜丸、蜡丸等。其中,糊丸采用面粉为黏合剂制备而成。其中,一部分含有剧毒的药物,需要在人体内慢慢吸收,时常被制成糊丸。糊丸的质地坚硬,患者口服以后,不仅能够延长药效,还可以减轻药物对肠道的不利影响,比如犀黄丸与小金丹是常用的糊丸。
    蜜丸采用蜂蜜制成,既质地柔软,又有甜味,具有滋润功能,方便患者服用,适用于慢性病的治疗,比如六味地黄丸及十全大补丸等。蜡丸由蜂蜡融化后,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可有效延长药物疗效,比如三黄宝蜡丸等。
散剂
    散剂不仅可以内服,还可外用,因为它是粉末状,所以需要根据实际病情适时调整剂量,药效比丸剂取效快。此外,散剂还可以保护黏膜不受外界损伤,常用的内服散剂有紫雪散等,外用的散剂有痱子散等。
膏剂
    膏剂包括硬膏与膏滋,硬膏也叫膏药,属于外用药,其利用在植物油中掺入药熬干去渣,经高温炙烤加入樟丹而制成,比如虎骨膏等。膏滋属于内服药,主要把煎成的药经浓缩后添加特定量的蜂蜜制成,不仅便于服用、剂量小,还易于吸收,比如益母草膏等。膏药虽然属于外用药,但是也可以内用,外用可以生肌、消肿、消毒,内用可以祛风散寒。因为膏药被较厚的纸被包裹,可保护药物不受外界破坏。因此,膏药的疗效相对来说起效缓慢、持久,用起来也方便、简单。
丹剂
    说起丹剂,人们经常在电视上看过或者听说过。其实,丹剂在周朝末期与秦汉时期就出现了,采用特殊烧炼制剂的一种方法,在过去常采用燥烈矿产品,包括硼砂、水银、火硝、雄黄及朱砂等,这些原料经炉火烧炼制成丹剂。如今的丹剂是按照现代科学的制剂方法所炼制,比如白降丹、红升丹等。这些丹剂均可用于外科疮疡的治疗,既解毒排脓,又化腐生肌。
    总之,中药传统剂型有很多种,总体上可分为丹、散、丸、膏等类型,丹剂可用于外科疮疡的治疗,既解毒排脓,又化腐生肌;散剂起效比丸剂快;丸剂在延长药效方面有着突出的特点;膏剂的疗效相对缓慢且持久。只有依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以上中药剂型,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供职于驻马店市中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