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病因及治疗
2023-09-2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视界 浏览:8250 次 【查看证书】□王庆
在临床上,若腺样体被各种炎症刺激,进而发生增生、肥大,且引起相应症状称为腺样体增殖或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属于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患儿会产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导致儿童出现鼻咽炎、鼻窦炎、中耳炎等,还会影响患儿的记忆力及颌面部发育等。
临床表现
腺样体肥大患儿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多动障碍、焦虑、抑郁等症状。与睡眠障碍相关症状主要为睡眠期间打鼾、张口呼吸、呼吸暂停、鼻翼翕动、出汗过多、遗尿及体位异常等;鼻部症状主要为鼻塞、流涕、闭塞性鼻音,以及鼻炎、鼻窦炎久治不愈。
发病原因
小儿腺样体肥大属于中医学的“乳蛾”“痰核”“颃颡不开”“鼻窒”“鼻鼽”“鼾眠”“窠囊”等范畴。中医认为,儿童为稚阳之体,脏气未充,易被外邪侵袭;若失治或治疗不当,邪留鼻咽交界之处,痰气结聚,腺样体增殖,咽喉不开,堵塞鼻窍而发病。外感病因:感受风温热邪,伤阴耗气,灼津成痰;或者感受风寒湿邪,引动痰湿,结聚于鼻咽部,导致腺样体增生、肥大。
脏器虚弱 小儿肺卫不固,腠理疏松,卫表不固,脾气亦因此虚弱,肺脾气虚,易感受六淫邪气而发病;或因脾常不足,脾虚痰浊上泛,堵于鼻咽,肺气失司而发病;或因肾常不足,久病肾阴亏虚,虚火上炎,灼津成痰,瘀滞于鼻咽部,导致腺样体增生、肥大。
饮食内伤 小儿脾胃虚弱,过食肥甘厚味,安逸少动,形体肥胖,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久则聚湿生痰,痰湿聚集于鼻咽部,导致腺样体增生、肥大。该病的病位主要在肺、脾、肾。该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以肺脾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根据中医理论来分析,结合患儿的生理特点,宜用具有祛风散热、宣肺通窍等功效的方药治疗。
辨治方法
肺部有热,宜用祛风散热、宣肺通窍的银翘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肺脾气虚、痰湿凝结,应补脾益肺、化痰散结,宜用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加减;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宜用滋阴润肺、补肾填精的六味地黄汤合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邪毒久留、气血瘀堵,宜用行气活血、软坚散结的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
对于腺样体肥大,运用中医理论来分析,认为是肺虚、胃火盛、痰饮内停、痰瘀互结等导致的,可选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燥湿化痰的中药来治疗,也可进行局部熏蒸,以缓解病情。
如何预防
从中医角度来分析,腺样体肥大患者的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患儿可以多吃具有清热、解毒、润肺等功效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此外,腺样体肥大的患者还适合吃具有滋阴润燥、润肺益胃、清热利湿等功效的食物。中医认为,合理饮食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和身体康复非常重要。
(作者供职于永城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