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检测的注意事项
2023-09-2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一版:临床荟萃 浏览:14051 次 【查看证书】
□李天蜜
微量元素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微量元素,如铁、锌、铜、锰等,尽管在体内的含量极少,却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免疫功能、生殖生长等有着重要作用。
微量元素的基本概念
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中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的元素。这些元素包括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它们参与了人体内的许多生物化学过程,如酶的催化、激素的合成和细胞的正常功能。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发挥着多种多样的作用,如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参与氧气的运输和细胞呼吸过程;锌是许多酶的辅助因子,参与能量代谢、免疫功能和细胞增殖等;铜参与氧化还原反应、铁的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锰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参与骨骼生长和蛋白质合成等。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间存在着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的关系,以适应机体内环境。
微量元素的基本功能
1.在酶系统中有特异的活化中心作用,使酶蛋白的亚单位保持在一起,或把和酶相互作用的化学物质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起来。例如,钴是维生素B12的活性中心,锌是多种酶的辅助因子。
2.某些微量元素是激素的重要活性部分,在激素的分泌、活性以及与组织的结合等各个环节上均有一定影响。如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锌是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如果缺少这些微量元素,就不能合成相应的激素,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3.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还有输送普通元素的作用。例如,铁是血红蛋白中氧的携带者,没有铁就不能合成血红蛋白,氧就无法输送,组织细胞就不能进行新陈代谢,机体就不能生存。
4.微量元素还参与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调节,与钾、钠、钙、镁等离子协同,可有调节渗透压和体液酸碱度的作用,让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进行。
微量元素检测的注意事项
检测前3天要注意饮食 一定要控制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等;应避免进食高脂、高蛋白食物,不要饮酒,因为这些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采血前的准备 检测前一天晚上8点后不应再进食,检测当天早上也不要吃任何东西,以免影响检测结果。采血前,应清洁消毒相关部位,避免发生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采血方式的选择 采末梢血和采静脉血都是常见的采血方式。静脉血检测结果一般比末梢血更准确一些。末梢血采集相对方便,多用于日常筛查,但可能会有交叉污染;静脉血需要医生进行采集,相对复杂,但结果更为准确。
样本的保存和处理 对采集到的血液样本立即进行相关处理,存放于适当温度环境中,防止血液里的微量元素发生变化。
总之,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们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对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了解自己的微量元素情况非常重要。
(作者供职于西峡县人民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