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杀手”——腹主动脉瘤

2023-09-1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九版:健康促进 浏览:9160 次 【查看证书

□蓝宇俭

   腹主动脉瘤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尤其是在瘤体较小的情况下,经常是在检查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腹部有一个活动性肿块才确诊的。人们只有增加对腹主动脉瘤正确的认知,才能及早接受诊断、治疗,提高生存率。
危险因素
    腹主动脉出现局限性扩张,且扩张范围大于正常动脉直径50%以上(国外以诊断出腹主动脉直径大于3厘米为确诊标准),对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定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类别。大多腹主动脉瘤患者发病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当瘤体发生破裂时,患者预后就会很差。据统计,患者的病死率可以达到90%以上。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临床影像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对腹主动脉瘤的诊出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临床研究发现,引起腹主动脉瘤发病的高危因素有年龄、吸烟、基础疾病、性别等。其中吸烟人群患腹主动脉瘤与不吸烟人群相比,发病率高7倍;而50岁以上人群也会明显增加腹主动脉瘤的发病风险,尤其是65岁以上人群,发生腹主动脉瘤风险较大;其他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都会明显增加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地区性别等差异,也会影响疾病发病率,一般男性发病率更高。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经验,一般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腹主动脉瘤的常见原因,其他致病原因有:先天性发育不良、梅毒、感染、结缔组织病等。致病危险因素主要是吸烟、高血压病、年龄大等。发病时,大多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是在体检时发现,瘤体处于向侧面、前后搏动的状态,属于膨胀性的肿块。其中,一部分腹主动脉瘤患者存在自身合并血管杂音问题;个别患者能感受到瘤体的压迫感。患者会有明显的上腹部饱胀感、不适感。对于症状性腹主动脉瘤患者,医生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以下为常见症状表现。
    疼痛 当腹主动脉瘤瘤体发生破裂前,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瘤体主要发病部位在脐周、中上腹部。当患者的动脉瘤对腰椎造成侵犯时,患者会感受到腰骶明显的疼痛感表明可能要发生瘤体破裂。
    破裂 当腹主动脉瘤瘤体发生急性破裂时,有明显的腰背部疼痛,而且疼痛剧烈无法忍受,严重时还会发生休克,甚至有些患者入院前就会发生死亡。当瘤体破裂至后腹膜还会形成血肿,患者表现出持续数小时、数日的腹痛,还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血肿再次破裂后,可能进入到腹膜腔,从而导致患者死亡。有时瘤体破裂会进入到下腔静脉,引起腹主动脉腔静脉瘘,引起心力衰竭。研究发现,有时瘤体破裂后还会进入到十二指肠,导致胃肠道大出血。
    其他并发症 有时腹主动脉瘤会形成急性血栓,随着血栓的脱落还可能导致患者下肢动脉发生明显栓塞。当患者的十二指肠受到压迫时,会引发肠梗阻;压迫到下腔静脉时,还会引起下腔静脉阻塞,周围组织表现出明显的水肿。
检查技术
    腹部X线片检查出腹主动脉瘤出现典型卵壳形钙化阴影,可以确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很有价值,探查腹主动脉瘤的准确性高,可发现腹主动脉的管腔增粗,清晰地显示其外形及附壁血栓等,为目前优选的诊断方法。CTA(CT血管造影术)诊断腹主动脉瘤已成为临床常见的诊断手段,对比超声技术,通过CTA可以对腹主动脉瘤全貌、周围组织情况及周围关系进行清晰的观察,以此发现腹膜后的血肿情况,临床诊断准确率达100%。
    根据患者的病史、脐周和上腹膨胀搏动肿块分析,如果存在轻压痛,合并下肢急慢性缺血,听诊腹部血管有杂音、震颤,评估结果为腹主动脉瘤。临床上可以应用多种检查技术,及早确诊病情。其中,较为明确的诊断技术是CTA。如果发现患者有腹痛、休克及腰背痛,表明其可能为肾绞痛,注意与此类疾病进行鉴别。同时,要注意与其他腹部疾病、腹部钝外伤、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预防措施
    为预防腹主动脉瘤,临床要注意预防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已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要注意尽早开展治疗,预防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如果患者已经出现并发症,要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随着临床医学器械和技术的发展,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已成为临床常用术式,有效改善了传统手术创伤过大的问题,对心肺功能不全、高危因素患者也具有适用性,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总之,了解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及早发现自身异常改变,接受相关诊断,才能得到针对性治疗,控制病情的进展。
 (作者供职于柳州市工人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