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那些事

2023-09-1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五版:临证 浏览:14597 次 【查看证书


□王艺捷 文/图

   针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特色治疗方法,在春秋战国时期针灸治病已经普遍存在。在秦朝和汉朝以后,针灸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唐朝时期,针灸已经逐渐发展完善,成为我国传统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有关针灸的魅力吧!
什么是针灸
    针灸即针灸疗法,是运用经络理论和阴阳五行学说,通过针刺人体穴位,对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经络和气血津液功能进行调整,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不仅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还可以养生保健。
针灸的种类
    针灸疗法包括针刺法和灸法。针刺法包括补法、泻法、平补平泻法等,其中平补平泻法是针刺的基本方法,医者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不同的针刺疗法。灸法是用点燃的艾绒置于穴位或患处,利用热刺激来治疗疾病。
常用的腧穴
    腧穴是指人体经络系统中具有治疗作用的部位,即人体一定部位的特殊点,并且腧穴有其特殊的名称。穴位可以用来治疗疾病,通过经络将气血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腧穴可用于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
针灸的功效
    调节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是疾病发生的关键,针灸可以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使身体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缓解疼痛 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源性物质,如内啡肽、血管活性肠肽等,从而减轻疼痛。
    调节生理功能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从而达到平衡和调节机体功能的目的。
针灸的禁忌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止针灸。
    2.晕针或休克患者,禁止针灸。
    3.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禁止针灸。
    4.严重心脏病患者,禁止针灸。
    5.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体内有金属物(如心脏起搏器、支架等)者,不宜针灸。
    6.在极度疲劳或精神紧张时,禁止针灸。
    7.对骨性标志物引起的局部畸形,如鸡胸或脊柱侧弯等患者,不宜针灸治疗。
    8.某些皮肤病患者,不宜使用针灸治疗,否则会加重皮肤炎症。
    9.儿童不宜使用针灸治疗。
    10.某些传染病患者不宜在暴露部位针灸。
    (作者供职于烟台市中医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