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探讨甲亢治疗

2023-09-1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五版:临证 浏览:13073 次 【查看证书


□黄晓颖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会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易复发,治疗难度较大。如何治疗甲亢也是医务工作者的关注问题。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针对甲亢的治疗具有较多的经验。
发病原因
    甲亢通常是由甲状腺腺体产生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作为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机体代谢性疾病,会导致机体代谢加快,影响患者消化、循环、神经等各个系统,导致出现多食、消瘦、心悸、出汗等临床表现。中医认为,甲亢的发生通常与情志不畅、肝郁气滞及痰湿内蕴等有关。
    情志不畅 这种情况通常受到患者情绪低落、紧张、烦躁易怒等影响,易导致患者出现气血不畅,进而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
    肝郁气滞 肝主疏泄,肝郁气滞则容易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影响甲状腺功能。
    痰湿内蕴 痰湿内蕴指的是体内湿气过重,痰湿阻滞在体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影响甲状腺功能。
    饮食因素 饮食是导致甲亢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饮食失调或水土不适宜,会使脾胃功能受到影响,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中医治疗
    中医对甲亢的治疗主张从肝论治,与心、脾、肾存在密切相关。发病初期以气滞、郁火,痰凝、血瘀为主。随着病情进展,存在虚实夹杂的情况,以阳亢阴虚为主,久病则出现气阴两虚,最终导致脾肾阳虚。目前中医针对甲亢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4种:内治疗法、外治疗法、针灸疗法、食疗法。
    内治疗法 不同甲亢患者的发病机制及发生原因均存在差异,因此在为患者治病的过程中,辨证论治为主,结合其实际情况,为患者配伍不同的中药方剂。由于甲状腺在患者的咽喉两侧,为少阳,治疗中多以从肝论治为主,治疗中可使用解郁、理气、降火、滋阴、化痰、补气、健脾、软坚、活血、除湿等方剂。而且由于甲亢本虚标实,因此疗程相对较长,通过以上的方剂应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津液、气血、阴阳、脏腑平衡,实现扶正祛邪的作用。
    外治疗法 通过中药外敷法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外敷的中药有栀子、大黄、青黛、山慈菇、大贝、黄药子、冰片。将上述药物加入夏枯草水进行煎煮,制成400毫升的汤汁,加入130毫升的95%酒精进行软膏调制。完成软膏制作后,将部分软膏取出并在睡前涂抹在腹部上方,第二天早晨取下即可。同时,甲亢患者通常存在眼部突出情况,可以选择蒲公英30克,夏枯草30克,薄荷15克,红花10克,决明子10克,水煎取液,每天进行3次眼部清洗,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疗法 中医在对甲亢治疗过程中多以化瘀散结、理气化痰为基本治疗原则。在针灸过程中主要选用阿是穴、天突穴、膻中穴、足三里穴、丰隆穴;气郁痰阻加太冲穴、内关穴;肝火旺盛加行间穴、期门穴;痰结血瘀,加中脘穴、血海穴;阴虚火旺,加太溪穴、照海穴。为患者针灸治疗时,可以在针灸过程中将艾条点燃,对准患者腧穴进行穴位艾灸。在治疗过程中,医者要保证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为佳,以皮肤红润为理想状态,治疗时间为每天1次,每次15分钟~20分钟。
    食疗法 饮食不佳是导致甲亢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饮食调节,实现患者病情改善。患者可以使用生地枣仁饮、灵芝百合饮、山药糯米粥、山药鹅汤等。上述食疗法能够进一步改善甲亢患者的心悸、烦躁、失眠等症状,同时还可以起到健脾益气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重饮食的科学性,多喝鲫鱼汤、桂圆莲子汤及冬瓜排骨汤,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补充体内所需的营养,同时还可以实现养血补气、安神滋阴、健脾养胃等作用。
注意事项
    甲亢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能过于激动或压抑情绪,否则会加重病情。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能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及用药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正确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甲亢尽管不会在短时间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如果长期不对其进行治疗,极易导致患者多系统出现障碍,从而增加患者多器官病变的风险,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供职于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