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有讲究
2023-09-1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五版:合理用药 浏览:8935 次 【查看证书】
□王昆阳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手段不断完善。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使用药物时仍需注意,确保药物安全有效。
合理选择药物
根据病情选择药物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例如,冠心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降压药等,心力衰竭患者则需要使用利尿剂、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擅自更改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注重药物的安全性 在选择心血管疾病药物时,患者应注意药物的安全性。一些药物可能有副作用,如低血压、肝肾功能损害等。因此,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的效果,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使用多种药物时,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药物,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正确使用药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因此,患者在使用心血管疾病药物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用药时间。有些药物需要在餐前服用,有些药物需要在餐后服用,目的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此外,患者还应遵循规定的服药周期,不要随意中断治疗。
患者应定期观察药物的疗效。患者如果发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应及时就诊,以便医生调整药物种类、剂量或疗程。
改变生活方式
心血管疾病患者应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以及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量。此外,患者还应限制饮酒,避免吸烟。
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两个半小时的有氧运动。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控制体重。此外,精神压力过大也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患者应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适当放松和休息,减轻心理压力。
总之,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正确使用药物,改变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作者供职于郑州市中医院内科二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