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的功能有哪些

2023-09-1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医技在线 浏览:17508 次 【查看证书

□李小宇

   随着成分献血的普及,血小板逐渐成为无偿献血者口中的“热词”。那么,血小板究竟是什么?血小板的作用是什么?血小板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在此,笔者针对血小板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供读者参考。
什么是血小板
    血小板是人类血液成分的一种,由骨髓造血干细胞中的巨核细胞组成。虽然血小板在血浆中的比重较小,但是对机体功能至关重要。血小板能够帮助巨噬细胞进行止血生肌,并促使凝结,进而抑制出血现象。血小板在对细胞造成损伤的同时,就附着于伤口处,并聚集成团,从而封闭伤口。由于对血小板生成能力严重不足或功能丧失并伴有严重大出血的患者,一般单纯采用输液或血小板生成疗法便能达到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小,疗效较好。若输全血,不仅消耗了巨大血源,还可能因为大量生成不需要的血液成分,而对患者身体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血小板的作用
    血小板生成细胞在通过表面受体与受损内皮黏附后,引起血小板生成细胞的进一步活化、聚集,进而参与止血过程与脑栓塞的形成;通过与外周白细胞、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参与细胞发炎性形成;通过促进恶性肿瘤小血管生成、协助恶性肿瘤小细胞逃避机体免疫及促进恶性病变细胞对下脑组织的吸附和侵袭,进而参与恶性病变的发展;通过释放炎症介质、促进低血高凝状态等,加速下脑的小粉样大血管病变(CAA)病变,从而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形成。
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是人体内负责止血的血细胞,是人类中形态变化最少的血细胞。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包括黏附功能、聚集功能、释放功能、收缩功能等。
    黏附功能 血小板的细菌黏附作用,是指血小板具有黏附于其他物体表面的能力。在血液循环中,血小板能够附着于人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此外,血小板在体外可黏附或滞留于异物(玻璃)的表面。因此,利用血小板黏附的作用,可以达到局部止痛的目的。
    聚集功能 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是指血小板之间相互黏附在一起,形成血小板血凝块,并参与止血过程。
    释放功能 血小板的释放功能,是指血小板通过释放各种促凝物质促进血管收缩,促进凝血过程,起到止血作用。
    收缩功能 血小板的收缩功能,是指血小板聚集到一起并产生血凝块之后,血小板再经过收缩功能使血凝块进一步收缩,同时产生血清,从而促进凝固过程。
    综上所述,血小板是人体的一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止血、加速凝血、防止出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避免碰伤,防止血小板减少。
 (作者供职于叶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