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家庭护理要点
2023-09-0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六版:天使之声 浏览:10409 次 【查看证书】□蔚衍红
目前,我们将出生未满28天的婴儿称为新生儿。这一时期的婴儿非常娇弱,需要父母悉心呵护,以避免各类问题的产生。但是,很多爸妈多为“新手”,不知道新生儿的家庭护理办法。下面,笔者主要讲解新生儿的家庭护理要点。
护理要点一:保暖
新生儿出生后会因环境变化而出现无法适应体温变化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没有发育完善,体温处于不稳定阶段,再加上新生儿的皮下脂肪比较薄,体表面积又比较大,很容易散热,所以有可能因低温造成硬肿症。同时,新生儿出生时间较短,肾脏对水和电解质的调节、浓缩功能比较差,若室温过高或者水分摄入不足,会产生脱水热现象。
护理要点二:预防呼吸道感染
由于新生儿的呼吸呈现浅表、不规则等现象。此阶段新生儿的呼吸频率一般在每分钟40次~45次,咳嗽反射弱,气管分泌物不易咯出,所以家长应注重预防新生儿感冒或者感染。同时,新生儿贲门括约肌功能不完善,胃容量小,哺乳后多会产生溢奶或者吐奶现象。此时,需要注意及时清理,避免出现呛咳或者堵塞鼻孔等现象。为了预防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一方面,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要保持在22摄氏度~24摄氏度,湿度保持在60%~65%。另一方面,避免新生儿出现呼吸不通畅、呼吸道机械性阻塞等现象。
护理要点三:预防感染
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未发育完全,一旦感染,会快速扩散,甚至威胁生命。因此,预防感染是新生儿家庭护理中的重点,注意脐带护理,避免感染。比如在处理脐带区域前,应彻底洗手,并确保工具和用品清洁;脐带区域应保持干燥和通风,每次更换尿布之后,用干净、柔软的棉球或纱布轻轻擦拭脐带周围的皮肤,并确保尿布不会遮盖脐带区域,以便空气能够流通。值得注意的是,在每次脐带护理之前,可以使用酒精棉球或医生推荐的抗菌溶液,对脐带区域进行消毒,定期观察脐带区域是否有红肿、渗液、异味等现象,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护理要点四:注意观察
首先,新生儿的体温过高或过低可能是身体出现问题的信号,家长可以使用体温计测量新生儿的体温,新生儿的正常体温为36.5摄氏度~37.5摄氏度。如果新生儿的体温异常,比如发热或体温过低,应及时就医。喂养是新生儿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家长需要观察新生儿的吃奶、排尿、大便等情况,如果新生儿吃奶困难、频繁呕吐或排便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应观察新生儿的睡眠情况,包括睡眠的时间、姿势和呼吸等。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每天需要睡眠14小时~17小时,且有规律地醒来、哭闹和入睡。如果新生儿的睡眠出现问题,比如持续哭闹、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咨询医生。
护理要点五:黄疸处理
针对黄疸的护理,家长要注意经常喂养新生儿,确保他们摄入足够的母乳或配方奶,以促进排尿和排便,有助于排出体内的胆红素,建议增加喂奶次数,可以每2小时~3小时喂一次奶。并且,可将新生儿暴露在温和的阳光下(阳光不能直射新生儿的眼睛),每天15分钟~20分钟,阳光照射会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有助于胆红素的代谢和排出。如果新生儿的黄疸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
(作者供职于滨州市滨城区市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