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
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很多人认为康复治疗对于卒中患者来说可有可无,但临床研究显示,及时、科学、足疗程的康复治疗在治疗疾病和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要尽早,患者发病后一周至六个月属于恢复期,前三个月是康复黄金期,建议家属在患者“脱险”后尽快配合康复锻炼,为患者肢体康复、语言康复“抢”时间。如果及时、专业地进行康复治疗,患者一般情况下能恢复60%到80%以上。
康复锻炼指导
患肢康复锻炼 卒中急性期过后,尽早、及时、持之以恒地进行患肢的康复锻炼非常必要。一般从患者发病的当天或第二天,就可以对不能自主活动的肢体进行定时的被动运动。家属可以协助患者锻炼患肢,由易到难、由慢到快逐渐过渡,最后引导患者进行自主锻炼。
对于自己能行走的患者,应逐渐加强其肢体的功能训练,比如走路时抬高双腿、上下楼梯锻炼等动作。
语言康复锻炼 可以促进患者舌功能及面部肌肉功能恢复,患者可以从发音、听力方面来训练,由字到词再到句、由短句到长句,循序渐进,以锻炼其说话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瘫痪肢体的摆放
平卧位 将患者患侧上肢保持伸肘、伸腕、伸指的姿势放在身体两侧,肩膀下方可垫软枕。下肢一般有两种摆放姿势,一种是屈髋、屈膝、弯腿、脚踩在床上;另外一种是轻微弯腿,膝下方垫枕,足底垫枕防止足下垂。
患侧卧位 是较好的卧床姿势,可以增强患者肌肉张力。患侧上肢尽量向前伸,避免肩部受压和后缩,上肢保持伸肘、伸腕、伸指姿势,下肢保持屈髋、屈膝姿势。
瘫痪患者的基础康复锻炼
翻身锻炼 让患者平卧在床上,双手交叉,患侧拇指在上,双上肢伸直并抬高,双下肢弯曲,脚踏在床上,头部转向一侧,随后双上肢、双下肢向同一侧摆动,带动躯干翻身。
学习坐起 患者完成上述的翻身动作后,用健侧脚勾患侧下肢移向床边,双腿沿床边垂下,用健侧手支撑床,抬起身体。必要时,家属可在患者肩部和骨盆处给予辅助力量。
训练站立 患者呈坐位,双脚踏在地面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并适当向后;双手交叉,双上肢伸直,躯干前倾,抬头向上,抬臀站起。经过适当的锻炼,患者瘫痪肢体的力量逐渐得到恢复,之后在专业康复师的帮助下可做更复杂的动作训练。
注意事项
卒中患者出院前,医生应指导患者卧床姿势,置瘫痪肢体于功能位,做被动运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患肢失用性萎缩或功能丧失。
患者康复锻炼的方式应从床上被动或主动运动开始,逐渐过渡到床旁至床下活动,时间由短至长,次数由少到多,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渐练习抬头、坐立、站立、走路等。对失语患者,根据不同失语方式进行训练,促进语言功力恢复。
卧床患者的床铺要平整、柔软、干燥,衣服和被褥要在日光下暴晒,家属应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擦洗身子,预防褥疮和皮肤感染。
家属应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根据病情,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有鼻饲管的患者,医生需要教会患者家属掌握鼻饲护理,比如喂食的种类、数量、温度、时间及注入速度等。
医生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抗凝血药物和控制血压药物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服用方法、用量、注意事项等,让患者了解卒中可能出现的前驱症状及家庭急救措施。
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要遵照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在医生的指导下改进家庭护理方法,合理应用有关药物,促进患者的康复,防止其复发。
注意患者安全,老年人晨间睡醒时不要急于起床,最好安静10分钟后缓慢起床,以防直立性低血压;患者体位变化时,动作要慢,转头不宜过猛;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外出时要防止摔倒,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需要注意的是,康复治疗不仅是医务人员的事,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了解康复治疗的目的,配合康复治疗方案,以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供职于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