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脑梗死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023-09-0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健康促进 浏览:14594 次 【查看证书


□吕旭东

   相关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受人们生活方式及精神压力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脑梗死。
    脑梗死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密不可分,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本文将从预防脑梗死的关键因素出发,带大家了解相关预防措施。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疾病的发生有可预防性因素和不可预防性因素两种。其中,民族、年龄、性别以及遗传等都属于不可预防因素。年龄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脑梗死发生的危险性会显著升高。在可预防性因素中,以下几方面是关键。
    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也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关调查发现,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来说,其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是血压正常者的3倍。因此,被诊断为高血压后,要积极进行治疗,长期服用药物是关键。
    高血糖 糖尿病是脑梗死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因为糖尿病会使机体的大动脉内皮受损,因此动脉粥样硬化也随着受损程度的增加而加重,进而导致血小板黏附性、聚集性增加。所以,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预防脑梗死发生的关键,其中以饮食干预、药物治疗和运动干预为主。
    高脂血症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高密度脂蛋白异常的人群来说,发生脑梗死的概率也会显著升高,因此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和控制体重是关键。
    不良生活习惯 与不吸烟的人群相比,吸烟人群发生脑梗死的概率将升高2倍~4倍。大量、长期饮酒以及发生急性酒精中毒的人群是青年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对象。此外,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都可能导致脑梗死的发生。
药物干预
    预防脑梗死不仅需要按时服用治疗基础疾病的药物,针对存在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来说,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等;服用稳定血管斑块、调理血脂的药物,比如他汀类药物等。除此之外,注意适当补充维生素等。
加强生活护理
    生活护理涵盖生活的很多方面,首先,在饮食上注意低糖、低脂、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其次,在运动方面应注意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再次,在生活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作息。
    对于脑梗死患者,要认清定期检查身体的重要性,有利于及时清除疾病潜在的危险因素。
    想要预防脑梗死,一定要做到自律,远离危险因素、改变生活习惯、坚持药物治疗以及定期复查等。
    (作者供职于郑州新华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