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杰
急性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急症,由各种有害物质引起,比如药物、化学品、毒蛇咬伤等。及时、科学、规范地处理急性中毒事件对于拯救患者的生命和减轻后果至关重要。本文旨在介绍在急性中毒现场如何做到科学、规范,包括应急响应、中毒物质的辨识和处理、支持性治疗和转诊等内容,以提高公众对急性中毒处理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应急响应
确保安全 在处理急性中毒时,首要任务是确保自身和现场的安全。评估现场是否还有中毒的风险,比如化学品泄漏、爆炸物等,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呼叫急救 紧急情况下,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或毒物控制中心,告知中毒的情况,并提供准确的信息,比如中毒物质、中毒途径、患者症状等。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难或窒息,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中毒物质的辨识和处理
确认中毒物质 尽可能获取中毒物质的信息,比如药物名称、化学品成分等。这有助于医护人员进行正确的处理和逆向毒物分析。
避免进一步接触 如果中毒物质仍然存在于现场,必须采取措施避免进一步接触,比如将患者迅速转移到安全区域,并清除中毒物质的残余。
物质特异性处理 不同的中毒物质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根据中毒物质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比如洗胃、服用吸附剂、服用解毒药物等。
支持性治疗
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对于呼吸抑制或心血管系统受损的中毒患者,要提供适当的呼吸支持和循环支持,比如给予氧气、升压药物等。
控制症状和并发症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对症处理,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监测和观察 对中毒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血液化学指标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转诊和随访
转诊至专业医疗机构 对于急性中毒的患者,特别是病情较为严重或需要进一步处理时,应及时转诊至专业医疗机构。
随访和康复 对于急性中毒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和康复评估,以确保其健康状况的稳定和恢复。
急性中毒现场处理的科学规范对于救治患者和减轻中毒后果至关重要。在急救响应时,确保自身安全和呼叫急救是首要任务,辨识中毒物质和避免进一步接触是中毒处理的重要环节,支持性治疗和转诊至专业医疗机构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进展。公众应该加强对急性中毒处理的认识,提高自我防范和应对能力,以应对急性中毒事件。
(作者供职于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