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测注意事项

2023-09-0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健康促进 浏览:13788 次 【查看证书

□赵艳霞

   血液检测是指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以确定患者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血液检测项目种类多,需要采集的样本也很多,有末梢血、静脉血、动脉血等,不同样本对结果的影响不同,选择正确的标本采集方式尤为重要。
如何正确采集血液标本
    在采集血液标本前,应告知患者及家属采血的目的和意义,并取得患者的配合。可通过讲解相关知识使其了解采血对病情的影响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采血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是有无过敏史及不良反应史,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在采集标本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无菌手套、口罩和一次性口罩等。
    采血部位的选择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并结合不同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不同的采集方法。
    在采集血液标本后应及时送检,并做好标本记录。
    在采血过程中若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采血并通知医护人员。
    对于某些特殊的标本,如:输血、血培养、血气分析等,必须提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采血的目的和意义,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同时还要在采血前向患者详细介绍采血的过程和注意事项,避免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标本污染。
注意事项
    正确采集静脉血,采血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以确保标本不受污染。
    避免接触血液,防止凝血。
    尽量避免选择抗凝剂或肝素类抗凝剂的采集部位,因其易与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等细胞成分发生反应,导致结果偏低。
    对于患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患者,应采取合适的饮食措施,以避免脂肪在血清中沉积,影响检测结果。
    避免剧烈运动,因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乳酸增加,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目减少。
    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如过度悲伤、情绪激动等。
    抽血时应注意有无血液凝块和血泡的形成。
    抽血后应注意及时将针管拔出,拔针后不宜挤压针孔以免影响结果。
    如果采血部位出现瘀斑、出血、血肿等,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抽血时应使用清洁、干燥、无菌的容器。
    在采血时尽量选择较大的血管,避免静脉穿刺,以减少血液与针具的接触,减少污染。
    采血过程中若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采血并通知医护人员。
    对于血气分析标本,为避免红细胞被破坏导致结果偏低,在采血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采集后及时送检。
    对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标本,应避免与血液发生反应而导致结果偏高。
    对于其他标本也应注意采集的方法、部位及注意事项。
    对于急诊抽血,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发生差错事故。
    (作者供职于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卫生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