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注意什么

2023-09-0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健康促进 浏览:19886 次 【查看证书

□张磊磊

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脏瓣膜狭窄 心脏瓣膜狭窄是指瓣膜开口变窄,导致心脏泵血受阻。这可能导致心脏负荷过重,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疲劳、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是指瓣膜无法完全关闭,导致血液逆流。这可能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脏扩大,引起疲劳、心悸、水肿等症状。
    心脏瓣膜感染 心脏瓣膜感染是指瓣膜受到细菌感染,导致瓣膜损坏。这可能导致瓣膜功能受损,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发热、关节疼痛、心脏杂音等症状。
    先天性心脏瓣膜畸形 某些人出生时就存在心脏瓣膜畸形,可能导致心脏瓣膜功能异常。这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来修复或替换异常的瓣膜。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注意些什么
    一般情况下,手术后1周,患者即可出院。一般居家需要休养3个月~6个月。术后3个月内是恢复手术创伤、稳定各系统和器官功能的重要阶段,患者在此期间应充分休息,避免感冒。生活要有规律,不宜过度疲劳和过度兴奋。可适当活动(如散步、做少许家务等),但若在活动中有心慌、气短等不适,应立即休息,并适当减少活动量。
    遵循医嘱和定期复诊 患者要按照医嘱正确服用药物,并确保定期复诊和检查。药物可能包括抗凝血剂、抗生素和其他治疗药物,这些药物对于术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休息和恢复 术后需要充分休息和恢复,避免过度运动。要根据术后恢复的指导,逐渐增加日常活动的强度和范围,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恢复。
    均衡饮食 保持均衡、营养丰富的饮食,限制高盐、高脂和高糖食物的摄入。遵循医生的建议,控制体重和血压,促进心脏健康。
    情绪管理 心理健康对于术后恢复非常重要。积极的心态、规律的生活、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和沟通,有助于减轻焦虑和压力,促进身心康复。康复过程中,患者应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和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要急躁,也不要过分担忧。同时,也不要因一时兴起或急于求成,猛然增加活动量或工作负荷,以免造成心功能损害。
    注意并发症 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及早发现。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悸或其他异常症状,要及时联系医生并咨询指导。
    避免感染 术后免疫系统较弱,应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进入人多拥挤的场所。
    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和适度锻炼等,有助于促进心脏健康。
    伤口护理 一般来说,患者在术后2周即可洗淋浴,洗澡时应注意避免受凉,尽量揉搓伤口区,并在洗澡后使用消毒药水清洁伤口。若发现切口有渗液、红肿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由于胸骨的愈合时间一般为3个月左右,因此,患者在术后早期应避免剧烈活动和刺激伤口,以免造成伤口开裂或引发感染,也不要提重物或抱小孩。另外,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不要开车。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华中阜外医院成人心脏外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