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身高的那些事
2023-08-3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三版:妇幼健康 浏览:14240 次 【查看证书】□李光辉
人是如何长高的?长高的法宝有哪些呢?本文就来聊一聊有关身高的那些事。
人是否能够长高,取决于骨骼的生长。胚胎6周左右,人的软骨开始形成。约20周,人的骨骼初步形成,整个胎儿时期,骨骼都是软软的。婴儿出生以后至3岁,身体迅速地生长,平均每年约增高10厘米。3岁以后,生长速度变慢,平均每年约增高5厘米~8厘米;在青春期,飞速生长,平均每年约增高25厘米,直至骨骺闭合,停止发育,人的身高达到最高值。
如何才能长得更高呢?影响生长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因素、营养因素、运动因素、心理因素等。
遗传因素也称先天性因素,人们无法改变。但人们可以改变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
人的身高依赖于生长激素的水平,而生长激素80%在睡着时分泌。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相关研究表明,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在22时~凌晨1时。随着生活方式与节奏的改变,有的家长晚上休息得很晚,孩子也跟着养成晚睡的习惯,造成睡眠不足,生长激素的分泌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到身高。因此,家长要尽量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吃得多就是营养好吗?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吃得多、吃得好,营养自然好,或者认为只要多吃钙片、维生素片,营养就够了,其实这是片面的理解。吃得多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用钙或维生素补充剂代替饮食更是不可取。
对生长期的孩子而言,要吃得均衡,吃得营养,吃得科学。首先要荤素搭配。其次粗粮、细粮搭配,水果与蔬菜搭配,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等。尤其要摄入足够的肉、蛋、奶、鱼虾,提供高优质蛋白质。蛋白质不但是骨骼与肌肉的重要来源,还是生长激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做到不吃零食,不喝碳酸饮料。
吃得好还要吸收好,运动有助于吸收。长期适量的运动,比如踢足球、打篮球、打排球、跳绳、跳健美操、游泳等,不但可以使营养更好地吸收,促进身体代谢,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
此外,还需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保持积极向上、精神愉悦的心理状态会激发生长潜力,反之抑郁、焦虑、闷闷不乐等不良情绪则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长高。
总之,人的身高主要受先天遗传和后天两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想要长高的法宝就是充足、高质量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