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的存储管理

2023-09-02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合理用药 浏览:9208 次 【查看证书


□李洁

   药品是人类保障健康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优化药品的分类、存储和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工作效率,还能降低药品误用、交叉污染等风险。下面,笔者将带大家深入了解药品分类、优化存储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药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药理学分类 根据药品的药理作用和途径,可以进行药品的分类。比如,按照作用机制可分为激素类药物、抗生素、止痛药等;按照途径可分为口服药、注射剂、外用药等。药理学分类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清晰了解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做出更合理的药物选择。
    化学结构分类 药品还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进行分类。许多药物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因此将它们归为一类,可以为药品的发现、设计和合成提供指导。化学结构分类还可以帮助药剂师理解药物的性质和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临床应用分类 根据药物的临床应用领域,可以将药品进行分类。比如,抗生素可以分为抗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可以分为抗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物和抗流感药物等。临床应用分类可以帮助医生根据不同疾病的需求,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
药品存储的基本要求
    温度和湿度控制 许多药品在高温或高湿度环境下容易分解、降解或失去活性。因此,药品存储室应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常保持在15摄氏度~25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对于一些特殊的药品,比如冷藏药物或易受温度影响的药物,需要在特殊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存储。
    避光保存 部分药品对光线敏感,容易因为长时间的直接照射而受到光化学反应,导致质量下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避免药品直接暴露在光线中,比如存放到不透明的容器中或采用遮光措施。
    包装完整性 药品的包装完整性是其保质的关键。在存储和管理过程中,需要确保药品的包装完好无损,防止药品暴露在外界环境中,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药品管理的基本原则
    药品采购与库存管理 合理的药品采购和库存管理,对于医疗机构和药店的运作非常重要。药品的采购应根据实际需求和临床指南,制订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避免药品过度存货或缺货的问题。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库存管理机制,遵守药品的“先进先出”原则,及时监测药品的过期与报废情况。
    药品配送与质量控制 药品配送过程中要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采用专业的运输方式和设备,避免药品受潮、受热等损坏。在药品配送和接收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控制检查,确保药品的完整性和质量,防止药品错发或污染。
    药品信息管理与教育培训 建立完善的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对每一批次药品进行准确记录和追踪。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药品分类、存储和管理的认识,加强他们对药品安全和有效性的意识。
    (作者供职于巨野县人民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