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的日常护理
2023-08-2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四版:天使之声 浏览:14156 次 【查看证书】□郭映芳
种植牙是将人工制造的牙根(种植体)植入患者缺牙区的颌骨内,等牙根与骨头长好后,再在牙根上方做好牙冠,从而帮助患者完成咀嚼功能。
牙是怎么“种”的
一般情况下,全部完成一次种植牙,患者需要到医院5次左右。
第1次 患者到医院要求种植,医生给予全面的口腔内及全身的健康检查和评估,要拍CT(计算机层析成像)或X光片,对骨组织条件进行评估,预约手术。
第2次 按预约时间进行种植牙的外科手术。
第3次 术后7天~10天拆线,医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
第4次 3个月~6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和上部牙冠修复、取模。
第5次 戴牙及戴牙后复诊。
一般情况下,整个治疗周期大概需要3个月~4个月,复杂的患者,比如合并骨增量或植骨的,治疗时间会相应延长,最长可达9个月,甚至1年。所需时间是根据缺牙的条件及治疗的周期决定的。
注意事项
常规使用抗生素 对于简单的种植手术(种植体数量少,手术时间短,患者身体恢复良好),术后给予口服抗生素;对于复杂的种植手术,需要静脉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24小时内不要刷牙 这是因为过频漱口可导致漱口渗血,但餐后可用漱口液漱口,防止口内食物残渣残留。术后2小时即可适量进食、饮水,食物不要过热。
术后疼痛 术后,患者一般仅有轻微的隐痛或不适,不需服用止痛药。但如果患者敏感或感觉局部较疼痛,术后当天可以加用止痛药。正常情况下,手术24小时后,患者不再有持续的疼痛感觉。
术后反应 由于患者体质及手术过程不同,会有不同程度的手术反应,有些患者反应较轻或无不适反应,有些则会出现局部水肿及瘀斑,一般持续3天~5天。常规术后7天~10天拆线,及时拆线可以预防局部感染。
日常护理
养成自我清洁的习惯 种植牙患者应当选择特制的软毛牙刷,以避免伤害牙龈并提高清洁效果,可以顺牙龈向牙冠做水平方向按摩。除了使用牙线、冲牙器,对于种植牙,还需要额外使用牙间隙刷,在后牙区进行种植修复。由于牙龈退缩,难免会出现牙间隙,可以使用牙间隙刷清洁。每天应多次使用漱口液含漱,患者必须养成进食后及时漱口的习惯。氯己定溶液是非常常见的漱口水,长期使用会刺激口腔黏膜,导致牙面染色,应当遵照医嘱使用。除了坚持每天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外,还应特别注意种植牙的卫生状况,清洁的重点部位是种植牙的颈部及周围的牙龈组织。
刷牙动作要轻柔 避免牙刷直接刺激、损伤种植牙周围的牙龈。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做牙周按摩。刷牙能有效控制菌斑,每天早、晚刷牙,每次不少于3分钟。刷牙方式与口腔内其他牙齿相同。
使用牙线、牙间隙刷 每日至少使用牙线清洁牙齿一次,仔细清理每一道牙缝。对于牙间隙较大的患者,配合使用牙间隙刷。
使用冲牙器 每晚刷牙、使用牙线后,再用冲牙器彻底清理全部菌斑。
戒烟 吸烟会增加种植牙周围组织炎的发生率。因此,种植牙后应减少吸烟,最好戒烟。
注意饮食 尽量不要咀嚼过硬的食物,比如螃蟹壳、炒黄豆、牛肉干等。种植牙与天然牙相比缺少了牙周膜感受器,当天然牙咬过硬的食物时,会感到牙齿酸软,就不会继续咬合了;种植牙的感觉比较迟钝,咬硬物时即使咬合力过大也感受不到,会导致种植体的骨结合失败及种植体折断。要让种植牙合理地承担咀嚼功能,防止受力过大。由于各人骨质、身体健康状况不同,种植牙可以咀嚼食物的硬度和坚韧度也有所不同,患者应听从医生的建议,逐渐摸索出适于种植牙咀嚼的食物,让种植牙的效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定期复查 至少每半年到正规的口腔机构对种植牙和天然牙洁治一次,及时清除常规刷牙去不掉的菌斑和结石。同时,还要定期请医生检查种植牙的连接部分是否松动及种植牙与天然牙是否出现咬合不协调。发现异常后,医生会及时纠正。医生可以通过摄片等方式发现患者无法察觉的病症,比如暂时还没有引起种植体松动的轻微炎症与骨吸收等。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这些情况,并加以处理,就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种植体松动脱落等。此外,患者要到专业的医院就诊,针对种植牙使用特殊的洁治、刮治器械。否则,采取错误的医疗手段将会对种植牙造成创伤。因此,定期去正规的医院复查,及时向医生反馈种植牙状况,早发现、早处理,是维护种植牙的方式。
(作者供职于东源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