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患儿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
2023-08-2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四版:天使之声 浏览:11777 次 【查看证书】□阳黎莉
自闭症是一类以交流障碍为特征的神经与心理发育障碍,以早发、广发为特征,多发生于儿童。全世界自闭症患儿的患病率在1.2%左右,我国自闭症患儿的患病率达5.9%,这几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自闭症的发病机理和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表现为性格孤僻,交流障碍,缺乏兴趣、爱好,不愿与人交流等。这类儿童在行为上个体差异也较大,所以在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缺乏针对性,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家庭护理与集体护理有所不同,它能针对患儿具体的病情和症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但是自闭症患儿自我封闭,使得人们很难与他们交流,更别说走进其内心世界了。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如下:
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奖励或阻止他们。与其在他们犯了错误后对他们做出惩罚,不如在第一时间阻止他们去犯错误。因为事后处罚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影响,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要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当孩子有偏激的行为或举动时,我们必须要想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时,我们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但其背后依然会有一个合乎逻辑的理由指引他们去那样做,这一点非常重要。
你的反应必须保持一致,虽然要办到这一点非常困难,但如果你的反应前后不一致,之前说这样可以,之后又给否决了,这会让孩子觉得你说的问题不是特别严重。在特别重大的事情上,你始终如一的态度会让他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而下意识地阻止自己去那样做。
你做出的任何反应,必须能让孩子理解。如果发现孩子将要做出破坏性行为,你的直接阻止和劝说是没有用的。你需要做的是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上,让他们觉得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想尽办法让孩子开口说话。自闭症儿童不会和人交流,他想要家长做什么事情时,都是拉着家长上前指向这个东西,或通过哭闹、打滚,甚至自伤等行为,去表达愿望和要求,从不开口说话。比如,孩子想喝水了,他会拉着家长到饮水机旁。如果不等开口就满足他,他会更封闭。这时哪怕等来的是一个“喝”字,家长也要等孩子说出口,再满足他。
教孩子和他人互动。自闭症孩子想要别人什么东西时,常常用“抢”的方式。家长可以和他做一些“交换”互动,让他学会“等待”。比如,他想要的东西不能立刻得到就哭闹、打滚,家长不要急着拉他,不妨漠视地离开。通常,自闭症的孩子都会站起来跟着走了。家长一看他爬起来,不哭了,可以赶紧抱着他说“妈妈喜欢不哭的孩子”,下次他就不哭了。通过这种方式,帮他建立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根据患儿平时的饮食习惯和爱好为其选购相应的食材,制定健康食谱。不让其食用不耐受食品和含防腐剂太多的食物。家长还要仔细观察患儿每天的饮食习惯变化,注意营养的补充,使其抵抗力提高。当患儿食欲下降时,可以通过改变食物的方法增加其食欲。另外,还要将必要的活动锻炼列入日常生活计划中,锻炼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慢跑、散步和游泳等。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听歌或在运动间歇时播放动漫等,驱散患儿的注意力,这样能够增加其运动时间,也能使其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使患儿对运动更有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运动过程中,不宜有过激行为,运动量也不可过大,幅度也不可过于剧烈,否则会适得其反,让患儿对运动产生排斥心理。
可以带患儿参与某个事件,比如去电影院看电影或乘坐火车等,教会孩子遵循社会上的各项规则。也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散步,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或参加亲朋好友的聚会,感受亲情和友情的温暖和美妙。
目前,对于自闭症,还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规的康复护理、训练很难让病情恢复到预期效果。家庭是患儿最熟悉的场所,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护理更具个体化,家长的依从性都比较好,因此,目前家庭护理被大力推广。在家庭护理中,又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要在家中模拟社交、生活和学习,还要根据患儿不同的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改善患儿症状。
(作者供职于桂林市社会福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