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助力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2023-08-2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一版:临证 浏览:16979 次 【查看证书】
□张红玲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脑血管突发性阻塞或破裂,从而引起脑缺血或脑出血。脑卒中后偏瘫是较为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功能受损。中医康复可以在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帮助肢体功能恢复正常。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中医康复在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辨证论治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因等进行辨证施治。在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中,中医可以综合分析患者的体质、病机等,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虚实辨证 中医辨证将病情分为虚证和实证两类。实证常见于脑卒中急性期,比如肝阳上亢、血瘀、痰阻等;虚证常见于脑卒中后期,表现为气虚、肝肾阴虚等。针对不同的证型,中医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比如辨证选穴、草药调理等。
经络辨证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在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中,可以通过刺激相关经络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流通。常用的经络刺激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等。
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康复的常用方法之一,在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中有显著效果。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主穴选择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常用的主要穴位包括手三里穴、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脑组织代谢,增强肌肉力量。
配穴辅助 针灸时可以根据主要穴位的需要,再选择不同的辅助穴位,比如四神聪穴、内庭穴、陶道穴等,以增强针灸治疗作用或辅助调理经络。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中医康复的另一种常用方法,通过按摩肌肉和穴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缓痉挛,增强肢体力量和灵活性。
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偏瘫肢体,可以使用推拿手法,沿着肌肉纤维方向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僵硬。
疏通经络 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法刺激和疏通相应的经络,使气血顺畅,神经功能恢复。综合运用推拿和针灸,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调理
中医康复的另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中药进行调理。在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中,中医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活络、益气养血等作用的中药,比如当归、川芎、丹参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中药配伍,通过内服来促进瘀血的消散,调整气血平衡。
中医康复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并与西医康复方法相结合。脑卒中后偏瘫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综合治疗和长期康复。中医康复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在综合治疗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但是,在进行中医康复之前,一定要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以避免加重病情。
(作者供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