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护理知识
2023-08-2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妇幼健康 浏览:11247 次 【查看证书】□徐彩云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天~3天出现,4天~5天达到高峰,7天~14天消退;早产儿可能会延至出生后3周~4周消退。患儿除了皮肤和巩膜黄染外无其他症状,肝功能正常,皮肤呈浅黄色。病理性黄疸患儿的皮肤呈深黄色,常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
主要特点
生理性黄疸 轻者皮肤呈浅黄色,主要波及面部、颈部和巩膜,2天~3天后消退,5天~6天后皮肤颜色可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会被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早产儿可持续4周,其粪便也是黄色的,尿中无胆红素。
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部位。
患儿一般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早产儿生理性黄疸会延迟1天~2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慢,可延至2周~4周。
病理性黄疸 常有以下特点: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程度重,足月儿大于12.9毫克/分升,早产儿大于15毫克/分升;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超过5毫克/分升;持续时间长。
怎样观察
观察患儿黄疸的部位及颜色 黄疸通常是从患儿头部开始,消退时从脚部开始。若患儿的皮肤颜色为微黄色,体温、体重、食欲、精神状态及大小便正常,可在家继续观察;若患儿的皮肤颜色越来越黄,手心、足心均较黄,或皮肤黄染呈橘黄色、金黄色、暗绿色等情况,要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
观察患儿的食欲及反应 若患儿出现精神差、食欲不振、体温波动较大、嗜睡、经常哭闹、易受惊、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情况,要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
观察患儿大便的颜色和量 若患儿的大便排泄不通畅或排泄次数异常,大便颜色越来越淡,甚至呈陶土色,应提高警惕,要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
观察患儿黄疸时间 如果患儿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了常规的黄疸周期,要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
如何护理
首先,避免患儿饥饿,提倡母乳喂养。患儿出生以后要尽早开奶,如果母乳不充足,应该给患儿适当补充配方奶粉;其次,保持患儿大便通畅,这样才能够将胆红素及时排出体外;再次,患儿要多饮水,尿量增多可以促进胆红素的排出;最后,患儿要多晒太阳,晒太阳有利于黄疸消退,但不要让太阳直射患儿的眼睛。
不论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家长在照顾患儿时,要多观察,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
(作者供职于漯河市骨科医院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