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养好脾胃
2023-08-1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版:视界 浏览:9339 次 【查看证书】
□廖艳松
中医认为,维持五脏六腑正常运行的气血主要来源于脾胃,一旦脾胃功能受损,将影响所有脏器的正常运行。脾胃虚弱会导致气血不足,表现出脸色暗黄、唇色苍白、大便异常、身体困乏等症状。那么,怎么才能养好脾胃呢?
控制饮食
俗话说,脾胃“三分治,七分养”。正常饮食是调养脾胃的最佳方式。脾胃虚弱者,应注意合理饮食,以清淡饮食、少食多餐为原则,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取适量高蛋白质食物,比如牛肉、羊肉、瘦肉等,以及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山药是补虚健脾的食物之一,山药和小米一起熬煮成山药小米粥,是健脾养胃的食谱之一。脾胃虚弱者经常食用山药小米粥,可健脾养胃。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经常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不按时吃饭,饥一顿饱一顿,会使脾胃功能紊乱,气机失调,致使脾胃虚弱。在进餐时,应以细嚼慢咽为原则,少吃坚硬、粗糙的食物,将食物嚼碎,以减轻胃部负担,通过多次咀嚼,分泌大量唾液,可充分杀死食物中的细菌,有效保护胃黏膜。为了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多吃萝卜,补充膳食纤维,促进胃肠道蠕动;可多吃山药和南瓜,可促进食物消化,有效保护胃黏膜。
按摩和运动
在饭后,可对腹部进行按摩,按摩时间可控制在半小时左右,能够促进脾胃消化食物,预防出现饮食积滞现象,可采用如下方法按摩脾胃。
1.将双手叠加,围绕肚脐顺时针,轻揉按摩腹部10遍;再逆时针,轻揉按摩10遍。
2.将双手叠加,在肚脐上用手掌心轻按,使腹部形成3分钟左右的轻微颤动,将按摩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20次~180次。
3.用双手对带脉叩打3分钟左右。双手握拳,对腰部两侧进行叩打,要控制叩打力度。
4.沿着脚的拇指内侧边缘和小腿内侧胫骨部位内边缘,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对太阴脾经推10遍,推完后点按三阴交穴、阴陵泉穴、太白穴各半分钟。其中,三阴交穴的部位是小腿内侧,距离足内踝尖周围;阴陵泉穴的部位是膝关节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凹陷处;太白穴的部位是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5.点揉内关穴、中脘穴各3分钟。其中,内关穴位于腕掌侧,距离腕横纹中央两拇指的部位;中脘穴位于距离肚脐上部4指处。
脾胃虚弱者要适量运动,锻炼身体能够增强抵抗力,促进胃肠道良好蠕动,可有效改善脾胃功能;多运动脚趾,能对脾经、胃经起到保健效果。
控制情绪
脾胃虚弱者要控制好情绪,避免过度悲喜,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适时缓解精神压力。在各类脏器中,胃极易受到情绪影响。当人们焦虑、愤恨时,胃部会充血发红;当人们悲伤时,胃部会出现苍白现象,致使胃液分泌量减少。因此,脾胃虚弱者保持心情愉快,有利于脾胃健康。
胃病患者要谨慎用药
慎用药物。一些西药会损伤脾胃功能,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保泰松、红霉素、甲硝唑等。对此,胃病患者要谨慎服用此类药物,尽量在饭后服药。减肥药会对脾胃造成损害;六神丸、板蓝根、黄连等药物会对脾胃产生刺激,体质虚寒的人,不宜服用此类药物。
“四要”和“四不要”
养好脾胃要做到“四要”和“四不要”。所谓“四要”,是指要唱、要跳、要笑、要洒脱。
大声歌唱能增强呼吸功能,增加氧气吸入量,促进血液循环,有效排泄胃部的瘀滞之气。跳舞、散步等运动,能增强脾胃功能。大笑时,面部、腹部等多块肌肉会发生运动,实现对脾胃的间接按摩作用;要保持洒脱的心情,从精神上对脾胃起到保养作用。
所谓“四不要”,一是不要感到饥饿时才吃饭,俗话说,饥不择食。二是不要感到口渴时才喝水。人体缺水会导致精神萎靡、浑身乏力,还会引起消化不良和口干舌燥等症状,甚至会影响肝肾功能,蓄积毒性物质,导致疾病发生。三是不要感到劳累时才休息。当感到身体困倦时,实际上已经处于过度疲劳状态。这种状态会引起脾胃分泌功能失调,损害胃黏膜。四是不要感到困倦时才睡觉。长时间熬夜会导致神经系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引发高血压病、冠心病等。
(作者供职于平果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