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023-08-1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一版:临证 浏览:19507 次 【查看证书


□程社平

   中药煎煮是中医治疗中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通过提取有效成分、增强药效、调理药性等方式,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常用方法
    单味煎剂法 将单味中药材浸泡于适量的水中,然后用文火煎煮,保持水温稳定。可以根据中药性质和用途的不同来控制煎煮的时间和火候。
    复方煎剂法 将多味中药材按照处方比例混合,浸泡于适量的水中。根据各种药材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煎煮顺序和时间,尽可能提取有效成分。
    先煎法 先煎法是中药煎煮的一种常用方法,用于提取有效成分和减少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刺激。通过先煎处理,可以去除中药中的一些不易溶解或有毒成分,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刺激,并提高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浸出率。
    后下法 后下法是一种用于保护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通常在煎煮的最后阶段进行。通过后下法,可以保护一些容易挥发或易受高温破坏的药材成分,提高中药的疗效和稳定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后下法适用于特定的药材和方剂,不适用于所有中药煎煮过程。
    包煮法 将药材装入纱布袋或药袋中,然后放入煎锅中煮沸,以防止药渣散落。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粉末状或小颗粒的中药材。
注意事项
    选用优质中药材 选择新鲜、完整、无霉变、无虫蛀的中药材。避免使用过期或质量不佳的中药材,以确保药效和安全性。
    熟悉中药材的性质 了解每种中药材的性质、功效、用量和不良反应等信息。不同的中药材具有不同的煎煮方法和用途,应按照中医师的建议操作。
    控制煎煮时间和火候 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处方要求,掌握好煎煮的时间和火候。过长或过短的煎煮时间都可能影响药效,火候过度也会损害药物的有效成分。
    使用适当的容器和工具 选择适合的煎药容器,比如瓷煎药壶或陶煎药锅,并使用专用的煎药工具,如木质或竹质勺子。避免使用金属锅具,以免与药物发生反应。
    控制水量 控制好煎煮时所需的水量,一般以覆盖药材为宜。如果水量过多,可能导致药液稀释,药效减弱;如果水量过少,可能导致药材粘连于容器壁,影响有效成分的提取。
    注意煮沸和保温 将中药材加入水中后,逐渐加热至沸腾,然后根据需要保持适度的火候。千万不要过度煮沸或过长时间保温,以免药物的有效成分损失。
    个人卫生和洁净环境 在中药煎煮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洁净的操作环境。使用干净的工具、容器和水源,以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中药使用应遵循中医师的指导,按照处方剂量和用药方法进行;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频率,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煎煮方法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中药材和配方进行调整,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柳格镇卫生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