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能检查哪些疾病
2023-08-0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医技在线 浏览:13314 次 【查看证书】
□陈剑
现代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临床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理疗等均得到快速发展,相应的技术及管理也逐渐完善,为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重要支持。就疾病诊断方向来分析,近年来多种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多种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下面,笔者主要介绍数字X线摄影技术(DR)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优势等。
尘肺病
在环境污染与职业因素等影响下,尘肺病患病率有一定程度增长,且该病对身体组织损害严重,治疗难度较大。在尘肺病诊断过程中,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尤其多种症状与肺结核等肺部病变存在重叠或相似之处,这会导致无法凭借症状实现疾病的早期识别或诊断。因尘肺病发生后,可伴随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及肺部组织病变,可利用影像学检查辅助判断病情。
近年来,在临床中千伏DR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千伏DR为电压超过110千伏,X线穿透力较强,影响层次多,对比明显。在肺内病变观察中,千伏DR检查有助于识别微小病变数量变化;借助不同部位的强弱程度差异进行信息反馈,随后利用数字化处理技术获取清晰图像,进行尘肺小阴影分布情况显示。并且,尘肺病患者接受千伏DR检查成像速度快,不必等候太长时间,医生便可做出病情判断,进而快速制定治疗方案。由此可以看出,千伏DR检查技术应用的特点:可提升胸片质量,显示较小直径的肺部阴影,对不同肺区进行观察,诊断精准度较高等。
乳腺癌
对乳腺癌的早期识别及精确诊断,有助于提高治愈率。乳腺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及体征,患者在发现乳房疼痛或溢液时,已经进入中晚期阶段,相应的治疗难度也明显增加。在疾病诊断过程中,超声与X线摄影技术等可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比如将DR用于乳腺癌检查,可进行乳腺组织病变情况观察,进而辅助判断病情。并且,DR还具有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费用不高等诸多优势,适合用于乳腺癌筛查。DR针对微小钙化病灶识别率较高,在乳腺癌早期检查中优势显著。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通过观察边界规则、乳房有无触及包块、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情况等进行诊断。医生若发现边界不规则、密度增高的肿块阴影,可进一步采用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胸部CT检查、病理检验、抽血检查等,可以诊断患者是否有乳腺癌。
胃溃疡
胃溃疡DRF(剂量减低系数)检查像素较低,不利于病情判断,调整到DR后可读取单元信息,并自动化处理为完整数字化图像,清晰度较高,图像层次清晰,便于观察具体病变。应用DR在拍摄胃小溃疡病变时,因图像不会快速降低品质,可提升微小病变识别率,进而降低疾病漏诊率或误诊率。在病理变化方面进行分析,以胃壁损伤为主;溃疡以黏膜为起点,在病情进展情况下,延伸到黏膜下层肌层,穿透浆膜,形成穿孔。应用DR可判断其功能变化、形态变化、愈合期变化等情况。在病变发生早期阶段,小蠕动波与胃黏膜沟小突起相似,对于疾病鉴别需要尽早明确溃疡面病变;同时,还需要评估胃部形态,小溃疡主要集中在胃小弯处,在小蠕动波变化时,可见双棘现象。借助DR可拍摄高像素胃部钡餐影像,观察微小病变情况,实现疾病早期诊断,并与相似疾病进行鉴别、分析。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体位可能会影响判断结果,比如在仰卧位时,上抬两侧身体检测可提高胃体后壁与胃溃疡显示率等。
肠梗阻
肠梗阻为急腹症之一,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肠内容物无法正常运行,无法通过肠道。肠梗阻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机械性与非机械性因素。肠梗阻病情严重,且较为复杂,需要快速进行治疗,以预防发生肠穿孔与肠坏死,甚至因休克而导致患者死亡。为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探寻有效的诊断方式显得至关重要。
影像学技术是当前进行肠梗阻诊断的主要方法,比如腹部彩超、DR等,均具有广泛应用。尤其DR的应用,平片图像质量与后处理技术水平较高,肠梗阻检出率及早期确诊率较高;除在检查过程中能够直接观察到肠管异常表现,确定有无积液及积气外,还可应用立体检查激素进行肠管宽窄与高低情况观察;在检查过程中,可辅助患者调整卧位,进行充气肠管分布与形态学观察,目的在于确定梗阻发生部位。针对较窄肠梗阻检查,DR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可将其与腹部彩超血流变化结果联合应用,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DR在多种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比如乳腺癌、肠梗阻、肋骨骨折等疾病的检出率较高,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作者供职于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