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023-08-0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九版:妇幼健康 浏览:16464 次 【查看证书

□卢永收

   早产新生儿死亡是大家最不愿看到的事情。一旦面临早产,很多孕妈妈常因缺乏相关知识,表现为过度自我否定、紧张、焦虑、配合度不佳,担心对新生儿和自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那么,早产的危害及有效预防措施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具体聊一聊。
早产有哪些危害
    对宝宝的危害 通常情况下,早产儿的体重偏低,若低于1千克,其生存概率较小。早产儿吮吸能力较差,吞咽功能不协调,喂养十分困难,有的早产儿甚至需用鼻饲喂养。因宝宝没有足月出生,导致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数量较少,对病毒、细菌及其他病菌的抵抗能力严重不足,容易发生肺炎、败血症、低血糖等疾病,增加死亡率。早产儿身体各项器官发育不成熟,容易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脑部疾病、肺部疾病、心脏病等。例如肺部未发育成熟,在宝宝出生后肺部无法正常膨胀,就会发生呼吸困难的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死亡。因早产出现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导致智力发育迟缓、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等长期后遗症。
    对产妇的危害 早产会给宝宝带来危害,同样也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如果分娩条件良好,产妇发生危险的概率会减少,但如果出现胎位异常或产妇宫内感染等,则会增加分娩难度,增加难产的概率。早产后女性身体会比较差,如果不注意调养很容易发生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手术创伤等,严重时则会危及生命。
准妈妈如何有效预防早产
    定期做好孕期检查 在怀孕期间,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保证胎儿和自身健康。通过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导致早产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积极防治妊娠期合并症 孕期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期并发症,如心脏病、肾病、高血压病、贫血等,如果孕妇患有心脏病、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合并症,应积极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及时发现异常,并尽早就医。
    避免过度劳累及重体力劳动 孕期要注意休息,避免疲劳,减少体能消耗,避免长途旅行、驾车等运动,以免增加腹部压力,引发早产。
    防止腹部受到撞击 妊娠期间,尤其是后期,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注意保护腹部,以防腹部被挤、被撞。
    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 怀孕期间,孕妇要注意改善生活环境,保持个人卫生。在怀孕期间要保持心境平和,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日常饮食要合理,保证充分营养的同时注意控制好体重,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避免摄入过多的油炸、高糖、高盐等食品。
(作者供职于临沂市妇幼保健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