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重视婴幼儿母乳喂养和预防接种

2023-08-0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九版:妇幼健康 浏览:9545 次 【查看证书

□张瑜

   婴幼儿阶段,身体和大脑发育迅速,良好的健康状况能够为孩子建立一个强壮的身体基础,支撑他们开展各种学习和探索活动。
    母乳喂养对婴幼儿的营养摄入和免疫系统发育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母乳中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些营养物质可以促进婴儿大脑发育。同时,母乳中还含有非常丰富的抗体和其他免疫物质,可以帮助婴儿预防各种疾病。此外,研究表明,经过母乳喂养的孩子患哮喘、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更低。此外,在智力方面,母乳喂养也与较高的认知发展和学业成就相关联。
    预防接种是我国婴幼儿健康预防保障措施中强有力的一环。截至目前,我国免疫规划覆盖的疫苗可预防15种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包括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自1978年国家免疫规划项目成立以来,我国传染病防控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降低。接种疫苗,不仅是最有效、经济、便捷的预防和控制方式,甚至是最终消灭某一种传染病的途径。
    相对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为尚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主要分为替代类和普通非免疫规划疫苗两大类。替代类非免疫规划疫苗一般是多联苗,如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灰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P-IPV/Hib)可替代免疫规划疫苗的脊灰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普通非免疫规划疫苗则是公众为实现某种特殊防病目的自愿自费接种的疫苗,如肺炎球菌(PCV)疫苗、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分别能有效预防儿童因肺炎球菌导致的疾病(如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等)、宫颈癌、儿童因流感嗜血杆菌导致的疾病(如肺炎、脑膜炎等)及儿童因轮状病毒导致的感染性腹泻。
    非免疫规划疫苗作为国家预防接种策略的组成部分,从1985年起开始正式进入国内市场,在传染病防控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我国报告的非免疫规划疫苗有36种,主要包括HPV疫苗、PCV疫苗、Hib疫苗、轮状病毒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可有效预防对应疾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预防接种并不是万能的。尽管它可以显著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仍有些疾病没有可靠的疫苗可以预防,或者疫苗并不能提供完全的保护。因此,除了预防接种,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作者供职于莱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