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可能导致胎膜早破
2023-07-2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九版:妇幼健康 浏览:19442 次 【查看证书】□陆柳明
怀胎十月,临近预产期,准爸妈们都会格外小心。
玲玲(化名)是一位怀孕39周的孕妇,产检基本都是正常。一天夜间,她突然发现阴道流出大量清亮液体,她和老公都很害怕,急忙呼叫救护车,来到医院。产科医师检查后告诉她,这种情况叫胎膜早破,俗称破水。其实,羊水破了并不一定意味着宝宝要马上出生了。但不论是哪种情况,孕妇和家属都要冷静应对。
什么是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的情况。胎膜早破是围生期常见的并发症,可以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典型症状是孕妇突然感到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增加腹压时阴道流液增多,有时可混有胎脂及胎粪,可无腹痛或阴道流血。阴道流液通常为持续性,持续时间不等,开始量多,并逐渐减少,少数为间歇性流液。阴道流液通常与胎膜破裂的位置、孕妇体位改变等有关。破膜后,孕妇需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感染发生。同时,孕妇需要密切观察胎儿的情况,包括胎心、胎动等,确保胎儿的安全。如果孕妇出现发热、羊水减少、胎心异常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处理。
妊娠达到及超过37周发生者称为足月胎膜早破;未达到37周称为未足月胎膜早破。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周越小,围产儿的预后越差。
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
生殖道感染 这是较常见的病因。有些孕妇在怀孕前就患有阴道炎,导致怀孕后身体抵抗力下降,阴道病原菌再次出现,入侵胎膜,从而导致胎膜局部张力下降,引起胎膜早破。
羊膜腔压力增高 部分怀双胎或多胎妊娠的产妇肚子较大,或者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会造成羊水过多、巨大儿,均可造成羊膜腔内压力增高而发生胎膜早破。
胎膜受力不均 胎位异常、头盆不称等可使前羊膜囊所受到的压力不均匀,宫颈机能不全、前羊膜囊楔入、胎膜受压不均可导致胎膜早破。
创伤 羊膜腔穿刺不当、性生活的刺激、撞击腹部等都会造成胎膜早破。
缺乏营养 有些孕妇在怀孕后因妊娠反应进食量减少,会造成微量元素缺乏,导致胎膜抗张能力下降,稍微受到一些外来刺激就很容易发生胎膜早破。
发生胎膜早破的影响
对母体的影响 随着胎膜破裂时间的延长,感染的风险就会增加,严重时会导致羊膜腔感染、母体败血症,甚至危及孕妇生命;胎膜早破导致宫腔压力骤减,可能发生胎盘早剥,严重时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能导致产后大出血;胎膜早破还可能导致脐带脱垂,需要立即终止妊娠,剖宫产率随之增加。
对胎儿的影响 早产。胎膜早破是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周越小,围产儿的预后也越差。感染。围产儿会由于胎膜早破引发的绒毛膜羊膜炎,出现新生儿吸入性肺炎、颅内感染甚至败血症。胎儿受压。胎膜早破可使羊水继发性减少,脐带受压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亡。若胎膜早破时间长,羊水严重减少,可导致胎儿骨骼发育异常,出现弓形腿、铲形手等胎儿受压表现。脐带脱垂和胎儿胎肺发育不良。臀位、横位、胎先露未衔接、羊水过多者发生胎膜早破时,易出现脐带脱垂。破膜时孕周越小,胎肺发育不良的风险就会越高。
胎膜早破的处理
如果胎膜早破,尽量不要随意走动,躺在床上并将臀部垫高,尽早拨打急救电话,请救护车帮忙转运,及时去医院(尤其是非头先露)就诊。当然,思想上要重视,但也没必要过度恐慌,毕竟胎膜早破引起脐带脱垂、胎盘早剥等的概率相对来说较小,短时间内也不容易引起感染。
对于足月胎膜早破者,2小时~12小时内未自然生产,如果排除阴道分娩禁忌证,医生会考虑催产;超过12小时胎儿未娩出,医生会应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保胎及进行促胎肺成熟、抗感染等治疗。胎儿在子宫内主要靠脐带供血供氧,因此胎膜早破在短期内不会引起胎儿缺氧,胎膜早破也不完全是剖宫产的指征。
胎膜早破的预防
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尽可能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概率。
注意孕期卫生,积极预防和治疗生殖道感染。
注意孕期营养,补充足量的维生素、钙、铜、锌等营养素。
避免腹压突然增加,注意保护自己的腹部,防止腹部被撞击,防止摔倒,注意性生活的频率、强度等。
(作者供职于柳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