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2023-07-2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九版:妇幼健康 浏览:12132 次 【查看证书】
□徐 伟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肺常不足”是小儿的一大体质特征,在相同的条件下,小儿与成年人相比更容易受到传染,而且呼吸道感染具有易复发性。
下面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防治要点。
病因分析
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并多属虚、痰、湿等病理因素所致。临床上多表现为反复发病,迁延不愈。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复杂多样,往往与免疫功能低下、营养状况不良、喂养不当、作息不规律等因素有关。病机主要以肺脾气虚为本,脾虚为标。脾肺两虚者,则易受外邪侵袭而致反复感染。
中医治疗
对于小儿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中药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急性发病进行治疗,二是针对正常情况进行调理。也就是可以把患儿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急性感染期,另一种是在非急性感染期。
在急性感染期,应以清散、微汗为主,辅以一些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药物。在非急性感染期,以虚为主,因此应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采取健脾益气、调和营卫、补肾健脾及养阴益气等药物,来达到培土生金、扶正固表的目的,从而提高其抗病能力。
肺气不足 如果小儿出现了肺脾气虚,会出现脸色苍白、不爱进食、大便次数多而稀、稍微一动就会出汗等症状。以益肺固表,健脾益气为治则。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以玉屏风散为主,配以六君子汤。常见的药物有茯苓、人参、炙黄芪、白术、法半夏、防风、五味子、橘红、甘草等。大便溏者,可加入炒薏米以化湿健脾之用;或加连翘和黄芩治阴气不散,以清其阳气。
脾肾阳虚,肾阴不足 在脾肾阳虚的小儿中,最常见的症状是面色萎黄、皮肤松弛、身体消瘦、腰膝酸软、龟背鸡胸、生长缓慢、气短、懒得说话、吃东西少、容易出汗、大便稀烂、多夜尿、舌质淡、苔薄白。治疗上以养肾、养脾、养血为主。临床上常用的方子是参苓白术散,再加上右归丸,效果会更好。常见的药物有山茱萸、熟地黄、茯苓、淮山药、党参等。如伴有五迟五软,再加上补骨脂、鹿角霜,以壮骨补肾。
肺脾阴虚 周而复始、面色苍白、颧部红少华、食少纳呆、口干、出汗、手脚发热、大便干燥、舌红、苔薄黄、脉薄。治疗方法为滋补肺腑,补肾壮阳。代表性方剂为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避免受凉,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物,特别是气候骤变时。
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合理饮食,不要让孩子吃太饱,容易形成积食内热。
注意家庭及个人卫生,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勤洗手、勤换衣服、勤晒被褥,定期消毒玩具等。
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对于患有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作者供职于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