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小常识

2023-07-2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健康促进 浏览:11572 次 【查看证书

□刘喜兰

   今年4月25日是第37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是“主动接种疫苗,共享健康生活”,旨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做好预防接种工作,让广大市民和儿童家长积极主动参与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
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一种可以预防疾病的生物制剂,即通过注射或口服等方式将微生物病原体的抗原或经过改造的病原体成分引入人体,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为什么要按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可以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疫苗接种程序通常包括多次接种,每次接种需要间隔一定的时间。这是因为,接种疫苗后,人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产生免疫反应,逐渐建立免疫力。如果接种时间间隔过长或过短,可能会导致免疫反应不足或免疫力不稳定,影响疫苗的预防效果。
为什么儿童必须接种疫苗
    孩子出生后就会失去母体的天然保护,容易生病,而且还有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因此,宝宝出生后就需要接种疫苗;虽然刚出生的宝宝会从母亲那里得到一些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但是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免疫功能就会慢慢降低,甚至完全丧失,这时宝宝就很容易受到各类传染性疾病的侵袭,因此,要根据疫苗接种计划,对幼儿进行适时的疫苗接种,以增强抵抗力,防止感染。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的前一天,可以给孩子洗个澡,在疫苗注射当天给孩子穿上干净、宽松的衣物,方便医生进行注射。
    随身携带《预防接种证》,以便打完疫苗后进行记录。在注射疫苗前,医生通常会给宝宝做一些身体检查,如量体温,测心率等,家长也可以在这个时候询问医生,让医生了解宝宝的身体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宝宝的安全。
    打完疫苗后,不要立即离开接种门诊,要在门诊留观30分钟,以免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尽管出现这样情况的概率很小,但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果就比较严重了。
疫苗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大多数不良反应都是轻微的,并且很快就会消失。常见的疫苗不良反应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或出血;发热或低烧;轻微的头痛、乏力、肌肉酸痛或关节痛;轻微的皮疹或瘙痒;极少数情况下,接种疫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严重的过敏反应、神经系统疾病等,但是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发生的概率非常低。如果接种疫苗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可以有效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疫苗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疫苗被研制出来,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健康状况,在控制传染病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作者供职于金乡县疾控中心)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