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救常见方法介绍

2023-07-1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版:视界 浏览:17575 次 【查看证书

□张永升

   谈及急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西医。其实,中医在急救中也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中医急救遵循辨证施治的法则,按照疾病的客观发展规律进行辨证治疗,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针灸 这是中医急救常用的方法之一,分为针法和灸法两种。针法主要是针刺,对体内的气血运行能产生相应的刺激作用,实现急救的目的。该法主要用于治疗重症昏厥患者。灸法是用艾条在穴位上燃烧,温热穿透皮肤,促进血液循环。中医运用针灸急救患者,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穴位,充分发挥相应的急救效果,比如针刺十宣穴,食指尖端为十宣穴所在位置,开窍醒神的功效显著。针灸疗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可用于急救癫痫、休克等患者。
    刮痧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对机体内气血产生调节作用,可加快经络的疏通速度,对脾胃的调节效果明显。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刮痧借助神经末梢传导的作用,能够帮助机体改善循环系统、加快血液流转速度、提升免疫力。刮痧适合治疗中暑、感冒、小腿痉挛疼痛等疾病,皮肤损伤、高血压病及其他皮肤病患者不能使用刮痧疗法。
    拔罐 这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式,燃烧罐内空气,负压吸附在皮肤上,产生温热刺激,对身体内气血经络产生调节作用,能够消除肿胀,达到扶正祛邪的治疗目的。在临床上,拔罐能够疏通气血、调整阴阳及减轻疲劳的功效。但是,对于体弱、皮肤出血等情况不适合拔罐。
    催吐 该法主要是对延髓的呕吐中枢神经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呕吐,能够保障呼吸道通畅,加快胃中毒物排出的速度。在急救过程中,主要针对患者咽喉气管中存在的异物,对食管、胃肠废物起到清除作用。催吐药主要有瓜蒂散,适用体质比较好的患者,对老年、孕妇等特殊人群不适用。
    点穴救急 点压合谷穴治疗晕厥的效果比较明显,合谷穴在左右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对于中暑、中风、虚脱等原因导致的晕厥,可用拇指掐捏合谷穴,持续按揉2分钟,晕厥症状就会消失。点压阳陵泉穴可治疗胆绞痛,对于胆囊炎、胆结石症患者来说,右上腹部疼痛非常明显,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找到压痛点,用两手拇指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时间2分钟,止痛效果比较好。点压足后跟可治疗鼻衄,当鼻出血时,快速掐捏踝关节与跟骨凹陷位置,左鼻出血掐右侧,反之为左侧,能够快速止血。
    对于不同穴位来说,可起到不同的效果,所以中医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治疗。
    总之,中医急救在临床上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可取得急救效果。因此,中医在平时应多学习中医药防病知识与技术,掌握急救的方法与技巧,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彰显其魅力。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