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分子检测知多少

2023-07-1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医技在线 浏览:11435 次 【查看证书


□刘 颖

   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也是临床医生进行治疗的依据,但是部分肿瘤患者在做完基础病理检查后还需要做分子检测吗?下面,笔者带大家了解分子检测那些事儿。
分子检测的基本概念
    肿瘤的病理诊断一般包含3个过程,先进行常规病理检查来判断肿瘤的良性或恶性;相对复杂的病例,需要加做免疫组化染色来辅助诊断。当这两种方法无法确诊,就要进行分子检测。
    随着我国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恶性肿瘤分子标志物等的检测也更加高效、精准。常见的分子检测技术主要是检测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蛋白质的生物大分子序列信息、表达水平等。其中关于RNA的检测大部分还处在实验研究阶段,主要是不稳定、容易降解,但具有发现新融合基因的优点。分子检测可以对肿瘤分子的生物标志物进行完整图谱分析。相对于基因检测(容易出现遗漏)来说,分子检测会更加全面。
原位免疫荧光杂交检查
    FISH(原位免疫荧光杂交)检查虽然操作涉及较多的人工,检查过程相对复杂,且费用比较高等,但目前来说检测方法已经成熟,是检测的一个“金标准”,可用来判断基因融合、断裂、重排,或者用于染色体拷贝数量增多时的基因检测。FISH检查被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诊断工作中。
一代基因测序技术
    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仪器和技术比较成熟、稳定,且一次能对800个~1000个碱基的长度进行检测,准确度较好。其不足之处是通量低,不能对基因突变频率进行检测,比如当肿瘤存在异质性的时候,就无法对一次性基因数量特别多的基因进行检测。
二代基因检测技术
    二代基因检测技术是目前比较新的一种检测技术,其检测通量比较高、检测速度较快,可以全面测定基因组信息,也被叫作高通量测序技术,价格已经控制在万元以下。但是,由于全基因组测序通常要对正常细胞的DNA序列信息进行检测,且肿瘤具有异质性,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多次反复检查。二代基因检测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血液中肿瘤细胞裂解物的DNA检测灵敏度不高,测序深度越高,出现测序错误等问题的概率越大。
各种PCR检测技术
    在肿瘤分子诊断领域中也在使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其中第一代技术是传统的扩增技术;第二代技术是QPCR(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比如可以使用QPCR来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突变信息;第三代技术是ddPCR(微滴式数字PCR)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很高。此外ARMS-PCR(突变扩增系统)相比传统的PCR技术,虽然只能对有限基因的已知位点进行检测,但具有特异性、灵敏度高等优点。
    对于患者来说,通常建议使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不仅可以检测到突变信息,且费用相对较低,检测相对比较全面。对于不适宜选取组织样本及晚期肿瘤患者,需要综合考虑选择适合患者的检测技术。
    (作者供职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