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小常识

2023-07-0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健康促进 浏览:14118 次 【查看证书

□崔联刚

   作为一名社会公民,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学习和了解公共卫生防护小知识,做到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共同携手抵抗病毒、抵抗传染性疾病。
    本文就来聊一聊有哪些易感、易高发的传染性疾病,以及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近距离接触时传染,也可以通过被患者打喷嚏、咳嗽等产生的飞沫污染了的衣服、被褥、玩具等物品或环境而传播,或通过接触被污染的器具等造成传播。
    呼吸道传染病一般起病较急,潜伏期短,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由人的口腔进入,并在肠道内部繁殖,产生其他毒素最终使得肠道或者全身的炎症反应。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霍乱等。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一般在发病前2天~3天有明确的感染史。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脱水等,可引起急性胃肠炎,病情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要注意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来要洗手。在离开公共场所回到家后,第一时间用消毒洗手液洗手。此外,外出回家后还可以给衣物进行消毒。毛巾、牙刷等个人用品也要注意消毒。
    要讲究饮食卫生,不吃变质、过期和被污染的食品。不喝生水,吃水果、蔬菜时,要清洗干净。
    平时要注意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按时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尽量减少熬夜,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加强环境卫生治理,消除鼠类等病媒生物滋生环境并搞好灭蝇、灭蚊、灭蟑螂工作。尽量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类接触。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和防治工作。
    当人们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和个人健康监护。少去公共场所及人群密集场所,在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戴好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不与他人共用碗筷、杯具等物品。
    主动学习预防知识,积极参加预防接种,自觉接种疫苗。
    做好公共卫生宣传防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要做自觉做好自己的卫生管理,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邹平市临池中心卫生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