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骨伤办法多
2023-07-0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一版:临证 浏览:10316 次 【查看证书】
□崔晏君
提起骨折的治疗,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西医手术治疗,但我国古代没有西医治疗手段的时候,古人是如何治疗骨折的呢?中医将骨折归为伤科、正骨和接骨范畴,在骨伤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阶段,随着国家对中医药越来越重视,中医骨伤科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中医是如何治疗骨折的。
手法治疗
在中医骨伤科中,手法治疗非常重要,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应用广泛的正骨手法,人们了解程度较高;二是理筋手法,主要用于治疗关节脱位、筋伤或骨折治疗,在手法上有多种选择,需要根据骨伤类型进行合理选择,治疗后能够让骨骼保持正常形态和位置。手法治疗通常应用于轻微骨折,也可以作为西医辅助治疗手段。手法治疗非常注重临床经验,一定要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来完成正骨,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
药物疗法
中医治疗骨伤疾病,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需求进行对症治疗。一般情况下,骨折早期主要选择散瘀止痛、活血行气类药物;骨折中期多选择止痛合营、接骨、续筋类药物;骨折晚期则推荐使用固本培元、养血补气、补肾健脾、强壮筋骨等药物。药物不但能够预防感染、促进骨组织再生,同时还能强化机体免疫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有效缓解骨折引发的疼痛感。中药可以选择口服使用,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熏蒸、热敷、外敷、浴足等方法进行治疗,有效提升药物的使用效果。
针灸疗法
在中医骨伤治疗中,针灸属于常用手段,通过对穴位进行针刺,能够改善机体气血,降低骨伤导致的疼痛感,并有助于改善局部血运情况,提高机体代谢能力和营养吸收能力,促进骨折快速愈合。
拔罐疗法
拔罐指的是通过负压吸附作用于体表皮肤,实现改善气血、经络和脏腑的作用,能够祛邪扶正,调和阴阳。骨伤发生后,如果损伤了肌肉、韧带或骨骼,受损部位会有瘀血形成,进而影响气血和经络畅通,还会引发明显疼痛。选择拔罐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消除瘀血并促进经络通畅,确保气血通达,改善疼痛感,帮助患者康复。
辅助疗法
骨伤发生后,患者的疼痛感较为明显,会影响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同时因为体位固定,极易导致便秘。因此,利用中医耳穴压豆、穴位敷贴等方法,温和刺激穴位,发挥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该方法可以降低镇痛药物使用量,避免产生药物依赖。对于必须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医外治法也可以起到积极作用,解决骨伤引发的多种问题,为手术开展奠定基础。
(作者供职于聊城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