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2023-07-0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版:视界 浏览:18326 次 【查看证书】□王君阳
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已呈年轻化趋势。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或者受体不敏感导致高血糖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如果长期处于高血糖状况,就会引发许多并发症,比如心脏、血管,以及神经系统方面的损伤。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还伴有口渴、皮肤瘙痒、伤口不愈合等症状。
关于糖尿病的治疗,中医和西医都有具体的治疗思路和方案。首先是西医,当患者的血糖指数还在可控范围内,身体状况并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营养治疗。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调理,包括日常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或者服用一些先进的降糖药物,通过调节体内糖代谢,来达到治疗目的。
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可以使用一些临床常用药物进行干预。药物治疗主要是服用化学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药物等。除此之外,还包括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人体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也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血糖的物质,使用胰岛素只是补充内源性胰岛素的不足,所以胰岛素不存在“成瘾”问题。根据胰岛素发挥作用的时间可分为短效、中效、长效三大类。通过注射胰岛素,促进组织机能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糖原的分解和异生,达到降血糖的目的。
中医认为,虽然糖尿病的发病部位在胰腺,但是根据“五脏一体观”的原则,它的致病因素不仅是一个脏腑的问题,因为运用中医理论来分析,肾属水,而人体内水液的代谢和肾脏、肺、脾、胃都具有密切关系。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脏腑运化失调,导致体内阴液亏损、燥邪过盛,从而耗伤阴血,最终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时间久了,病情失去控制,就形成一系列并发症,致使相关脏腑、器官遭受损伤。因此,对于糖尿病,中医更加注重辨证治疗,并引导患者进行日常调养,从整体观出发解决糖尿病的问题。
近几年,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西医结合,既能使患者的血糖快速达标,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中西医结合对患者治疗,可突出中医、西医的治疗优势,使糖尿病患者的治愈之路越走越宽。比如通过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出现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现象,医生可以在磺脲类降糖药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配伍一些活血化瘀、益气、补阴的中药对患者进行治疗。根据临床调研数据表明,在降糖药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配伍一些活血化瘀、益气、补阴的中药后,疗效明显。其中,有一些中药具有降血糖的功效,在此用药基础上,可以适当减少西药的使用量,也可取得满意疗效。
另外,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也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之一,中医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采用中药汤剂+中药熏洗+穴位注射等方法治疗,均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一些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虽然可以控制病情,但是往往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衰竭、胰岛素分泌量减少的现象,致使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并发症。临床研究结果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程度,起到保护胰岛β细胞的作用。
(作者供职于河南天佑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内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