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黄疸的分类和治疗
2023-07-0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妇幼健康 浏览:16356 次 【查看证书】儿童黄疸的分类和治疗
□王文全
黄疸主要是由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导致的,以面颈部、躯干、巩膜等发黄为主要表现。若儿童出现相关部位发黄,应该引起重视,考虑是否存在黄疸的情况。儿童黄疸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建议及时就诊,判断儿童的具体情况,避免延误儿童的病情。
发病原因
黄疸中的生理性黄疸多发生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在出生后1天~2天内出现的一种常见现象,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导致胆红素代谢紊乱所致。胆红素是由红细胞分解后产生的一种黄色物质,正常情况下通过肝脏代谢后排出体外。但是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导致胆红素在体内不能及时代谢和排出,从而出现黄疸的现象。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3天~5天内出现的黄疸。与生理性黄疸不同,病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出现问题导致的,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影响。常见的病理性黄疸包括血型不合、母婴血型不符、新生儿溶血病、感染等。如果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疾病分类
病理性黄疸还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溶血性黄疸,多伴贫血、乏力、疲劳等症状,感染性黄疸多伴发热、感染症状,梗阻性黄疸多伴肝肿大、大便发白、尿液发黄的症状。在出现重症病理性黄疸时,即可出现反应差、精神萎靡、肌张力低、易激惹、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等症状。
治疗方式
若儿童发黄为生理性黄疸,通常属于生理情况,能够自行消退,不需要特殊治疗,不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需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身体状态。若为病理性黄疸,不及时处理会导致黄疸加重,对儿童造成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
病理性黄疸可进行光照疗法、换血疗法、药物治疗等。目前国内最常用的光照疗法为蓝光照射,将儿童置于光疗箱中,双眼用眼罩保护,会阴以及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换血疗法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时,是通过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从而减轻黄疸的方法,需要一定的条件,会产生不良反应,需要严格掌握相关指征。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以及应用苯巴比妥、尼可刹米等转氨酶诱导剂。病理性黄疸的支持治疗主要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避免给儿童带来更大的危害。
当儿童出现不明原因发黄的症状时,应该及时就诊,通过胆红素检测、体格检查、肝功能、感染指标、超声、磁共振等多种检查明确发黄的具体情况,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作者供职于泰安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