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康复护理的因素有哪些
□霍凤燕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护理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残疾人及慢性病患者。康复护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患者及老年人可以减轻痛苦,尽量不要出现继发性的功能障碍,同时可以让患者的一些残余能力得到维持及强化,进而让患者和老年人可以更好恢复生活的能力,重返社会。住在康复科的患者有很小部分是重症康复患者,医务人员会进行气管切开护理,气道湿化,气囊测压测定,良肢位的摆放,体位管理,营养餐单的制定,饮食指导,摄食训练,体位转移,体位引流加机械排痰,呼吸训练,床旁登车和电动起立床训练,尿管及胃管等各种管路的维护和拔出方案。脑卒中很大一部分患者会残留一侧偏瘫,吞咽障碍,构音障碍。在护理的时候需要注意预防压疮,营养不良,进行防跌倒坠床指导,预防常出现的肩手综合征,患侧肩关节脱位,早期介入踝泵运动,气压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早期床边站立训练,有效预防足下垂,配合治疗师指导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能够自行翻身、坐轮椅、洗漱等,那么护理主要做的是什么?需要注意哪些风险因素?
患者因素
针对患者病症比较多的、损伤比较严重的或者病情比较复杂的、手术难度比较大的,存在着高护理风险,由于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因此有的患者可能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会发生过敏反应,比较危险。患者出现健康问题之后,很容易导致情感及认知等心理危机,因此护理人员要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避免产生护理矛盾甚至变成纠纷。
人为因素
护士 在护理患者的时候,护士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如果没有专业的知识,而且又不主动去学习,那么缺乏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及护理,就很容易在护理的时候存在风险。同时护士的工作方法及工作态度,对患者的病情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工作方法不对,或者缺乏临床经验及正确判断能力,缺乏计划性。对于复杂的患者容易会造成工作失误,对患者的病症也会缺乏判断。护理人员如果工作压力比较大,会容易造成身体疲劳,精神紧张,那么在护理的过程中,工作效率也会大大下降。如果护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在护理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地转变观念,容易导致记录书写水平不足,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发生矛盾产生纠纷。
医生 如医生的责任心不强,医生的技能不足及知识缺乏,则很容易导致患者家属的不满从而产生矛盾,将矛盾转化于护理人员,增加护理风险。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包括人为因素、物质因素、环境因素,还有时间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职责界限不清,或者执行力不足,责任心不强,护士长管理能力弱,要求不严,护士业务培训未能及时跟上。物质因素主要包括物品、环境、药品3个方面。如果物品不符合安全标准,或者药物管理不规范及环境存在着感染问题,那么对患者的康复也会造成影响。环境因素主要包含设备布局不当,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或者环境噪音太大,影响患者休息,病房里面有害气体,会影响患者的健康。时间因素主要是指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而导致无法完成全部地工作,因此引起工作质量下降,导致护理失误。
其他因素
如医用危险品管理不当或者病房区域防火、防盗等方面。护理人员在做护理的时候需要做好风险评估,才能在工作中有效地避免这些风险。增强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作者供职于鄄城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