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希荣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分娩期并发症。羊水栓塞发病快,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由于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胎儿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和促凝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患者在发病初期,容易出现胸痛、呼吸急促、憋气、呕吐、恶心等症状。那么,羊水栓塞病因以及诱发因素有哪些?有什么并发症呢?
病因
羊膜腔内压力过高 产妇在临产后,如果羊膜腔内压力过高,羊水有可能被挤入产妇破损的微血管中,从而进入到母体血液中循环,引起羊水栓塞。
母胎屏障破坏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造成子宫损伤,羊水会通过破损的血管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
胎膜破裂 大多数的羊水栓塞出现在胎膜破裂后,羊水通过小血管进入血液循环中。
诱发因素
年龄因素 一般35岁以上的产妇属于高龄产妇,出现羊水栓塞的概率相对较大。
产妇多次分娩 产妇在多次分娩的情况下对于子宫的伤害较大,容易损伤子宫的下段以及宫颈部位,如果产妇在分娩时出现宫颈裂伤,容易增加羊水栓塞的风险。
羊水过多 这也是诱发羊水栓塞的原因之一,所以需要准妈妈在孕期控制羊水量。
剖宫产 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容易导致子宫切口静脉血窦大开放,这时如果没有及时将羊水吸出,在子宫收缩的情况下,羊水就容易进入血管内,从而诱发羊水栓塞。
其他 比如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刮宫术、子宫破裂等。
并发症
脑损伤 产妇因为低血氧,容易导致永久性的、严重的神经损伤,甚至可能引发脑死亡。
死亡 羊水栓塞导致产妇死亡的概率较高,约有20%的产妇是因为羊水栓塞而死亡的。
胎儿脑损伤及死亡 羊水栓塞不仅对产妇来说很危险,对于胎儿也是很危险的。胎儿可能因为羊水栓塞,出现脑损伤或死亡。
对于羊水栓塞的产妇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护理,注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同时需要给患者留置导尿管,观察患者尿液排出的颜色和尿量,避免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的情况。
医务人员需要定时为患者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等。同时,进行血小板以及血凝酶的检查。在护理的过程中,还要防止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特别是预防肺部感染。羊水栓塞严格来说是没有办法预防的,伴有羊水栓塞风险的产妇一定要提高警惕,严密监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这样才能更好地降低死亡的风险。
(作者供职于潍坊市昌乐县齐城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