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调理耳鸣
2023-06-20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版:视界 浏览:15427 次 【查看证书】
□张丽
耳鸣是疾病的一种症状。在临床上,许多疾病均可能伴有耳鸣现象。另外,根据耳鸣的特点,可分为生理性耳鸣和病理性耳鸣。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耳鸣的时间和声音是否超过人的生理阈值。那么,出现耳鸣症状要做哪些检查呢?中医如何调理耳鸣呢?
做哪些检查
耳朵的生理结构检查 对于耳朵的检查主要是使用电子耳镜对耳朵的外耳道、鼓膜等生理结构进行检查,查看有无病变或者异常情况等。
听力评估 耳鸣可能是由于听觉系统的某个部位发生异常造成的,医生可以通过听力反射试验、言语识别能力检测等进行判断。
耳鸣定量测试 测出耳鸣的频率、强度,从而得出耳鸣的量化数值,有助于评估耳鸣的严重程度。
中耳鼓室图检查 进行中耳鼓室图检查主要是对中耳的状况进行检测,判断中耳的生理功能,检查有无中耳炎。
听诊颈部及耳周 颈部位置的血管出现杂音也会影响听力,产生耳鸣情况。通过听诊颈部耳周的情况,能够诊断血管有无杂音,从而分析是否为血管性耳鸣。
治疗方法
服用中药 中医认为,耳鸣往往是由于肾阴虚、肝胆过旺造成的,可以服用相应的中药进行调理。比如肾阴虚者,可以服用大补阴丸等治疗;因肝胆过旺引起的耳鸣,则需要使用柴胡、龙胆等清肝泻火的中药治疗。另外,老年人耳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症状,中医往往使用益气、补血的中药治疗,例如将当归、白芍和熟地黄等药煎成汤液服用。
按摩、艾灸 按摩可缓解耳鸣症状,中医通常选择双耳部位、听会穴进行按摩。比如按摩双耳就是将手掌搓热之后捂住双耳,并且重复几次,能有效缓解耳鸣症状。听会穴位于耳朵正前方的凹陷处,一般用食指轻按3分钟~5分钟,持续坚持几天,可取得明显效果。另外,对于以上穴位还可以进行艾灸,可取得明显效果。
针灸 这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刺激人体的一些穴位,调节经络,促使气血运行顺畅,从而取得治疗效果。针灸的穴位主要包括听会穴、耳门穴、阴都穴等。根据辨证论治原则,不同病因引起的耳鸣,需要针灸的穴位也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心理护理 中医理论认为,心理护理有助于耳鸣功能的恢复。心理护理主要包括多沟通、多陪伴、多提问和解答,可缓解患者的忧虑、紧张情绪,从而减轻因耳鸣引发的心理负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出现耳鸣症状后,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做检查,寻找导致耳鸣的病因,并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避免听力下降,或者耳聋。
(作者供职于肥城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