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梗死的中医疗法
2023-06-20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版:视界 浏览:10573 次 【查看证书】
□赵健
   现在,很多人因年龄的增长和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而言,脑梗死属于常见的疾病之一。脑梗死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即便成功救治,也仍有较大的概率出现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对于治疗脑梗死的方法,西医疗法应用广泛,但中医在脑梗死治疗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主要是因为脑部缺血、缺氧后,导致脑部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情况。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引发脑梗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烟雾病、糖尿病等。
治疗优势
    脑梗死能用中医疗法治疗吗?答案是肯定的。形成脑梗死的原因之一是脑动脉中的斑块脱落,堵塞脑动脉。然而,中医治疗脑梗死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恢复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发挥明显优势。根据脑梗死发作的特点,可分为三期,分别是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和恢复期,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脑梗死就是脑动脉血管斑块脱落而导致脑动脉闭塞。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治疗脑梗死,可有效缓解病情。中医治疗脑梗死,一般使用活血化瘀、疏通血管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运用丹参、川芎、三七等活血化瘀的药物,对疏通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具有明显效果。
    针灸、按摩和康复治疗 中医治疗脑梗死一般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在按时服药的基础上,搭配针灸和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大多数会出现肌张力不足、吞咽困难、行动不便等症状。此时,可用针灸进行治疗,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起到疏通经络、缓解症状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采取按摩和康复训练的方法,增强肌肉张力,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肌肉、脏腑的正常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运用针灸、按摩等疗法时,都需要患者与家属积极配合,只有通过长期、正规、科学的综合系统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预防措施
    脑梗死是可以进行前期预防的,所以对于没有患病的人进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患者,改善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科学饮食,适当运动 在饮食方面,提倡养成少油、低盐的健康饮食方式,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平时,患者可多吃一些能降低血脂的食物,比如木耳、洋葱等;多注意锻炼身体,通过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能够有效预防疾病。
    戒烟和戒酒 尼古丁和酒精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长期吸烟、饮酒会使血管发生痉挛、心跳加速、血压升高,以及加快动脉硬化的速度,增加了脑梗死的风险。
    控制慢性病 控制好慢性病是预防脑梗死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者均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疾病,比如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均有利于促进身体康复。
    (作者供职于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